美文网首页
日常心得随笔

日常心得随笔

作者: kuera | 来源:发表于2019-12-10 13:56 被阅读0次

一、切忌“拿来主义”和“已有主义”。

日常在做方案设计时,经常会直接参考一些竞品/参考产品的相似功能,例如做【标签功能】直接就参考微信的【标签】,做【条码打印】时就直接参考一些条码打印app的设计等。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快速提供灵感,但是很容易会导致水土不服。(南橘北枳)所以每次做方案时,一定要想清楚每个元素的作用是什么。即使是参考其他产品的,那原因也是因为“尊重用户习惯,降低用户学习成本”。而不是“微信/美团/XXX就是这么用的”。

二、如何锻炼自己的结构化思维?

其实核心逻辑就是“拆”。把一个问题拆成低一个维度的子问题,再去重复这一步骤。直到问题拆成了一个最基础的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建议:

①根据对应的事务,学习/模仿他人的结构框架。(比如:别人做需求分析,需要明确①需求背景、②需求目的、③需求价值。就可以参考模仿)

②自己提炼,先按自己的方式输出一个结果。再反过来将这些结果进行归类。(比如:做产品分析报告,先将自己能想到的,分析到的点输出出来。包括商业模式、功能矩阵、界面风格等,层级可以先不管,输出完之后,再根据输出内容进行归类整理,这时候再去整理层级。去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框架。)

三、什么是创新?

创新不是发现新问题,而是用新方法解决已有的问题。不要太过执着于找新水,新瓶装旧水一样是一种创新。

四、如何赢得用户,留住用户?

在大部分情况下(未形成垄断性壁垒时),产品功能/内容只能为产品带来用户,但没办法为你留住用户。除非有专利保护等方式来阻拦,否则竞品必定会快速模仿对齐新功能,难以通过新功能长期地拉拢住客户。留住客户主要靠:交互体验,商业模式。

但是,对应的,用户体验并没有办法为你带来新用户,用户并不会因为你的导航栏有意思而专门来使用你的产品。千万不要舍本逐末。

五、走访/调研客户如何避免观察者偏见?

流程尽可能标准化、规范化,比如:

提前列好大纲,明确需要了解什么信息/问题(店名/人数/门店大小/结账方式等),信息/问题点要求具体无歧义(门店规模是门店大小?还是人数?还是商品种数?)。大纲的核心目的是为了确保收集信息的总体有效性。避免某些现象因为不符合调研者预期,被无视掉。大纲可以随时调整,但是要保证调整后的大纲能覆盖尽可能多的统计信息源。(如果走访了100家客户,在最后一家的时候修改大纲,增加了门店大小的维度,这个维度只覆盖了1家门店,那这个维度的信息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六、怎样让用户接受我们做的一些智能处理?

最近产品开发过程中,经常会想到一些自认为更智能,更体贴的设计。比如自动开店,根据手机号自动输入地区信息,根据条码自动输入货品档案信息等。但是会发现有时候用户其实并不是很领情,并不会觉得你这个有多好,甚至会觉得你的这种行为难以理解。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主要的问题其实还是出在几个方面:①用户并未感知到身份/角色的切换,对系统的要求和预期还是与原身份/角色一致。比如我认为我对于淘宝只是一个消费者,但是系统自动帮我开了一个网店并突然让我管理,我只会对所有的操作感到奇怪,我只是想买东西,要这些功能干什么。②智能化处理不符合用户的预期。还是拿刚刚淘宝的例子,当我发现我自动开了店之后,我能理解这里面的操作都是干嘛的了。但是我的确就是个消费者,根本没想过开店,你这不乱搞吗。

那我们在设计这种所谓的智能处理时,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①一些操作可以没有门槛,但是不能没有感知。比如像我们做拉新,希望能尽可能地形成列表,快速获取新用户,所以我们尽可能地降低了注册激活的门槛,甚至无门槛进行注册激活。但是在注册激活的过程中,或者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让用户感知到,目前发生了这样的一些变化,你已经是注册激活了,你已经在我们平台有账号了。让他明白目前自己的状态。

②尽可能地把所有使用者的角色和他们的预期穷举出来。然后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一定方式判断出使用者的角色和预期,再去为他们设计一个符合他们真正预期的流程。比如常见的:一些平台产品(如1688)通过很明显的入口【我要开店】/【切换为买家】,去判断当前使用者的身份是买家还是商家,然后提供对应的一些服务和业务操作。

相关文章

  • 日常心得随笔

    一、切忌“拿来主义”和“已有主义”。 日常在做方案设计时,经常会直接参考一些竞品/参考产品的相似功能,例如做【标签...

  • 笔记之随笔写作的唯一条件

    随笔是最自由的文章。形式既没有一定,题材也随处可取。凡是实际生活以内的一切都可以充作随笔的题材。读书的心得,日常的...

  • 马克笔练习

    日常随笔

  • 2019-05-13

    日常随笔 -对话 标签: 随笔 对话 辩论 日常文章 2019.4.29 序言 当下对话产生各式的歧义,或混淆逻辑...

  • 我是个俗气至顶的人

    一些日常随笔,好久不更

  • 穿越人海,只为抵达你

    前言:这是一篇关于求职心得的随笔。 这是一篇关于求职心得的随笔。不知道该起一个什么样的题目去分享自己的一些...

  • 企业即人,成也在人,败也在人。-《松下三书》

    公司最近大力推广《松下三书》。书有三篇,上篇员工心得集,中篇人生心得集,下篇感悟随笔。 《工作心得帖:发现和积累你...

  • 精进打卡——2020.4.3.

    #日常[超话]# ⁴/₃ Fʀɪᴅᴀʏ 记录 ???? ? ????? ????? 『生活随笔』 ?火锅|晚上出门...

  • 日常心得

    1.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会好很多。比如每次玩狼人杀游戏,我都会紧张的要死,今天把这种紧张的感觉在大家面前表达出来了...

  • 日常心得

    1.度过情感被伤害后的阵痛期,竟然开始怀念那段备受折磨的时光和那些伤害我的人。‘ 2.双边关系不管结局如何,在临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常心得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zn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