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用一座小小的边城汇集了传统中国土地上生长出的朴素与美好。然而时代在前进,四面八方传来雷霆巨响,终究震撼了桃花源里的山山水水,重塑了河水两岸的风土人情。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化,于是从《边城》出发,渐渐演变出了《长河》。
和《边城》一样,《长河》开篇也聚焦于湘西河畔一个小镇,以一个守祠堂老水手的视角展开叙述,不过在那个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日,长河两岸的宁静已然渲染出一种凋零和怀旧的色彩。小说以一种旁观者的干净语言描绘了小镇上的人民与土地和山河协作,在气运的支配下努力生活的宏观画卷,在人世沉浮中交代了各个人物的过去与现在。而在这些淳朴的湘西百姓走向未来的路途中,那些习惯了多年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渐发生变化。文中虽然近似于讲述一个《桃花源记》式的故事,然而在那个一切都在发生巨变的时代,终究是做不到“与外人间隔”。小说中那些来自外界的种种隐晦的消息,以及作者笔下描写的保安队长等和这个小镇格格不入的角色,都在象征着工业文明业已开始征服这座湘西小城。
《长河》本应该讲述近代变迁之下湘西小城发生的种种嬗变,以及传统乡村习俗和文化与近代工业文明“新生活”之间的矛盾冲突。然而兴许是沈从文留恋湘西的美好,小说写完带有秋天特有的怀旧气息的第一卷后就此搁笔,文中暗示的变与不变终究未能落笔。于是那座小城就以一种世外桃源的形象永远留在了世人心中,不知道这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不幸。那个时代被太多悲剧填满,文学亦只能在漆黑的隧洞里蜗行摸索。在黎民苍生的哭泣和救亡图存的呐喊中,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反而保存了一丝独特的亮色。只是随着汤汤流水东去,有些东西注定了一去不复返。
《长河》一书成书于抗战期间,也许正是书中所歌颂的那种源自于这片广袤土地的善良淳朴最终支撑着这个民族历经劫难,欲火重生。小说写于昆明,沈从文当时在西南联大担任教职。多年以前学校曾经组织我们到西南联大旧址参观,那时夕阳在山,人声杂沓,松柏森森,早已不见当年烽火硝烟。站在今天回望《长河》中的小小世界,那桃花源终究是无处可寻了,但是经由文字传承下来的梦,这片土地上的一代代人民永远追寻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