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源起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和春祭礼俗,后经历史发展,逐渐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并杂糅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形成了今日极具文化内涵的节日形式。人们通过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弘扬孝道亲情、促进家族成员乃至全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继承并发扬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梨花风起,清明而至。这一寻常节日里蕴含着的是亘古经典、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守护这一文明我们从重视传统节日做起,将其更好地传承与发扬。
此刻,我们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一次严重的疫情,谨以书写历代先贤清明古诗追思先人,寄托哀思,悼念疫情中英勇牺牲的抗疫英雄和不幸去世的同胞,并为“3·21”空难中132名遇难者致哀!
——释文——
(一)
《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二)
《清明》
宋代.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三)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四)
《寒食上冢》
宋代.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五)
《途中寒食》
唐代.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六)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唐代.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七)
《苏堤清明即事》
宋代.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八)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
《寒食》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童强,记者、书法家、策展人,现供职于天水日报社全媒体中心。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南吴门书社社员、天水市书协副主席、天水书法院常务副院长、江苏宜兴蜀麓书院副院长。主持省级社科课题1项、获市级社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主持完成市级科技支撑项目2项。书法作品及论文专题刊出、发表于《中华书画家》《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圣道文化》《大学书法》《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美术报》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