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10月读完了《赖声川的创意学》。我之所以想读这本书,是想我能否从他的这本书里学习到某些独特的方法用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也让自己变得更有趣。从小自己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没有任何艺术的熏陶,创意对于我来说很新鲜也很有吸引力。翻开他的这本书,我所看到的跟我想的大不同,也打破了我对“创意”最简单粗暴的认识。
1、去除“格式化”
不算很薄的一本书,有些章节也是有点啰嗦,名为《创意学》,不是一本方法论,却是在一直告诉我们如何去看待,理解身边的人和事。
开篇,作者就提出了创意是否能教?
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去教创意呢?我们的教育中教的都是方法论,如何学习绘画,如何学习跳舞,想学的都是技巧和方式。我们作为普通人,如何才能产生在生活中才能产生创意?
赖声川给我们描绘了普特上班族的格式化生活:几点上班,几点下班,周末休息,结婚生子……格式化的生活并不是一定就会阻碍创意的产生。在自己的工作中去思考,去累积,清楚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总会给有一点给你启发,推动你一步一步往前。
2、保持一定的输入和思考
想要获得创意,必须不断地积累经验。创意是输出,保证输入才是最关键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内心。对于看到的,听到的,加以思考才能在心理留下印记,成为你某个创意的一个突破口。
关于经验:工作5年的老师一定比工作3年的老师有经验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一个老师常年不去思考你的课程,你的学生,不去改进教学方法,十年如一日地重复,那也只是有一年的经验罢了。这样在工作中怎么会有新的灵感和创意?
3、放下,才能看到
“能不能坐看日落,不立刻下结论说多美,不立刻掏出相机拍下来?能不能单纯自由的看,不加以联想,不贴上标签?在它“美“之前,它是“日落”;在它“日落”之前,它就是太阳下去,事情很简单,是立刻贴标签的动作让事物失去原貌。当我们能看到事物的纯净原貌,意味着事物被解放,这时它就能和任何事物联结,而不只和标签所指的事物联结。真正的艺术家懂得放下自己,这样才能找到作品。放下就是延长“纯净觉察”(看见事物的原貌)和“赋予觉察意义”之间的空间,让我们自由地看待世界,解放世界原貌。放下自己,学会“看”,正式放下对自我的执着。”
从小写作文时就被告知要有联想,你的作文才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可当我看到这段文字,我有认真看自己,实在是太久没有单纯简单去看待一件事,总是会不假思索地把自己的想法和观念附加上去,还跟别人津津乐道,想来是有点蠢啊。
“你以为你已经掌控了自己的生活,但说不定你已经成为习性的奴隶。”
这句话立刻触动内心,像是埋藏的秘密被人偷窥了。带着自己的偏见和看法按照周围大多数人的样子工作,生活。做到放下还有很长的路去走。
4、改变道路最快的方式就是改变目的地
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
因为我想学习创意?
为什么想学习创意?
因为我觉得自己是个无趣的人,没有新的想法,太规矩了。
为什么?
因为我想有点与众不同,跟别人不一样。
为什么想跟别人不同?
因为想通过学习创意,,能帮助我的工作和生活,证明我还是很厉害的。
为什么证明自己的厉害?
……
至此,我自己的内心也差不多知道答案了。我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别人的肯定,而非自我的肯定。别人的肯定会给我带来安全感,满足我的虚荣心。回顾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也真的符合这样的情况。
寻找动机,是赖声川一直强调的。不管是否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需要愿意赤裸剖析自己的勇气。寻找动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不断问”为什么” 。“学会看清自己的动机,看到你的行为背后的理由,才能快速培养我们的反思能力。”我们才能更容易解决当下的问题。
5、熟能生巧的背后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
刚开始工作时,我总是会有这样的念头“工作好无聊,每天都在重复,一个知识点都给N个学生讲,好没有意思”、“我要去换新的工作,每天能有新的火花和灵感,才是我理想的工作状态"……为此我去查阅了文案创意的相关工作,得到的答案是每天被虐无数遍,方案被改无数遍,根本没有所有的灵感,都是一点一点的累积。
所谓的”熟能生巧”,也是一次又一次反复的练习。技巧的成熟也就伴随着智慧的开启。
不要去等所谓的灵感。“解决无法下手的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去做。”
“如同胃口随着吃的动作而增加,同样地,工作本身也会带来灵感。”
这个也是切身体验。不知道是不是读书太多,“考场思维”特别严重,凡事都要准备好了才敢去做。这个在工作中很限制我,很多时候都不敢去尝试,害怕没做好准备。可是,工作后,谁会给你时间准备,你不行,有别人。往往机会就这样溜走了。
所以,不用怕,去做就好了啊。做着做着就会越来越勇敢,越来越上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