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娃娃从呱呱坠地那天起就开始接受外界的信息了。那么起跑线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呢?通俗来讲,就是对信息的处理速度,信息量及表达力。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反应快,认知多,会表达的宝宝呢?根据斯坦福大学副教授Anne Fernald的研究,很简单,就是跟宝宝对话,尽管他们啥也不会说。Anne Fernald对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和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做了一组对比实验,发现孩子认知语言能力领先同龄人6个月的家庭都有这样的特征 - 用语丰富,和孩子直接对话频率高。接下来我们将举例帮助大家实践,并感受跟孩子用心说话的魔力。
假设家里有一些水果,一种对话方式是:宝宝你看,爸爸早上去菜市场买了一些水果,红红的苹果,黄黄的香蕉和带刺的榴莲。然后一一触摸这些水果,苹果硬硬的,香蕉软一些,榴莲很扎手。另一种对话方式是:宝宝你看那里有一些水果。你们觉得哪一种方式能让孩子生动了解到多样的水果种类,颜色,软硬等?很显然,是第一种。除了上述的显性好处,小娃娃的认知也存在“马太效应” - 固有信息量越大,在不经意间收获的信息也越多。譬如,通过上面家长的介绍,孩子这次认识了苹果。那下次当我们跟TA说苹果在柜子里的时候,孩子就会自动摄取“柜子”这个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