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蓝的眼睛

作者: 水果刀 | 来源:发表于2016-01-04 17:37 被阅读125次

(美) 托妮·莫里森著;石琳 翻译/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9

最蓝的眼睛:哈佛蓝星双语名著导读

【作家简介】

托妮·莫里森1931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美国著名作家。曾在兰登书屋担任高级编辑,后赴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宠儿》、《爵士乐》、《天堂》等。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内容简介】

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1941年俄亥俄州洛林市某个黑人社区一个11岁的黑人小姑娘皮科拉的悲剧生活。其故事源于作者童年时代的一位女友,她整天向上帝祈祷,请求赐她一双象白人姑娘那样的蓝眼睛。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中心人物是一个名叫皮科拉·布里德洛瓦的黑人女孩,她整天憧憬一双蓝眼睛。因为在幼小的她看来,如果她有了象白人女孩一样的眼睛,她的生活就会变得像她们一样:父亲不会再酗酒、殴打母亲保琳,母亲保琳不会再嫌她丑而冷落她、虐待她,哥哥也不会频频离家出走,学校的老师与同学也不会再鄙视她、嘲笑她。某一天,皮科拉的父亲在酩酊大醉中糟蹋了她。11岁的皮科拉怀上了身孕。母亲疯狂的殴打,周围人们的鄙视和嘲讽,终于令小皮科拉精神崩溃,神智失常, 完全沉浸在自己虚构的世界里,坚信自己已经拥有了一双美丽的蓝眼睛。这双蓝眼睛并没有让她看清周围的世界,相反,她再也不能准确地看世界了,在他人的眼中变得越发渺小和微不足道了。

【评论】

《最蓝的眼睛》的主题思想之一即只有保留并坚持自己的民族文化,才能抵制白人强势文化的内在化,在种族歧视的环境中健康地生存、发展。莫里森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讲述皮科拉的悲剧生活令人窒息,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白人文化价值观内在化的黑人社区。莫里森通过小说中的象征意象——金达莱花指出“那年全美国的土壤都栽种不活金盏花。因为土壤本身就不适合某些花的生长,有些果实也是注定结不出来的。”皮科拉的悲剧是黑人社区的悲剧,是将白人文化价值观内在化之后黑人逃脱不了的命运。在白人主导的社会制度和意识中,将黑人及其文化、制度和肤色都是低等的观点内化为自身心理的内在部分。

《最蓝的眼睛》运用语言如此精确忠实,如此犀利深刻,读者会惊诧于小说为什么变成了诗……不仅是诗,还有历史、社会学、民俗学、梦魇和音乐。——《纽约时报》专栏书评家约翰·莱纳德

【其他链接】

    本馆馆藏

    耶鲁大学公开课:1945年后的美国小说

相关文章

  • 最蓝的眼睛

    (美) 托妮·莫里森著;石琳 翻译/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9 【作家简介】 托妮·莫里森1931年出生...

  • 最蓝的眼睛

    书名:最蓝的眼睛 作者:【美】托妮·莫里森 这是本小说。 不得不说我选错了书,小说实在是不适合速读的。 作者是个黑...

  • 《最蓝的眼睛》听书笔记

    一、想要一双蓝眼睛。 战争让黑人获得了更多就业机会,也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局限和歧视。 奴隶制结束给黑人带来希望和成...

  • 《最蓝的眼睛》2019-01-23

    推荐

  • 蓝狗的眼睛

    她看着我。起初我以为这是她第一次看我。可是接下来,她在只有一条腿的小圆桌后面转了个圈,我还是能在肩膀上方感觉到身后...

  • 蓝晟和宝兔(始)

    许tt告诉我说,在感情上,他最怜悯的是蓝晟,最佩服也是蓝晟。 蓝晟拥有一对坚毅的浓眉和一双深邃的眼睛,还有一个引以...

  • 蓝魅眼睛。。。

    这是上次“一花,一眼,一滴泪”的另一种颜色,也是另一种感觉。以后也会有很多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样式。如果大家有喜欢其...

  • 5月18号画画《BLUE EYES》

    蓝色眼睛 或者忧郁的眼睛 我疯狂的喜欢蓝色调 湖水蓝 天空蓝 tiffany蓝 ……

  • 归云 第三十六章 蓝夜湓二遇江是客

    “蓝晏,醒醒。” 蓝晏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揉揉眼睛,看见蓝忘机站在自己床头。 “蓝...

  • 最蓝的蓝痕

    神秘沙图底色 雪蓝色的隐退 整个造化之力 依旧不肯凋落 话语锲进沙丘里 向窗外翘首眺望 盐粒裹在羽毛中 绕着繁星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蓝的眼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la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