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夏天似乎悄然地来了,热闷的气息让人产生一种倦怠感,他的键盘敲个不停,像是忙碌的进行着工作,然而只有发出去的信息,鲜有一个回复的。
“领导,我要离职。”他站起来对着领导说,没有顾及办公室其他同事,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汇聚到他身上。
这样的场面在他脑海一晃而过,回过神来,电脑上依旧没有任何人回复的信息,今天他已经加了20个人,没有一个通过。发出去了50多条信息,那些人静静地躺在他的通讯录,像是沉默的亡魂,毫无声息。
他安慰自己,只要没提示感叹号,总还有机会。这样的安慰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人是靠梦想活着的,他有时不经意的会这么想。每当大促活动来临前,他都在脑海里描绘着蓝图,这个客户合作、那个客户合作、业绩蹭蹭往上飞扬,一路凯歌,他从梦中笑醒,感觉浑身又充满了斗志。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即便有运气成分,也得主动去联系呀,否则等天上掉馅饼怎么可能呢?
他是相信运气的,但更相信运气也是在量变的路上才会发生的,不是凭空而来的。所以在新一度的活动来临前,他又开始马不停蹄的再次加新客户,发送信息给老客户。说是老客户,实际上很多并未合作过,只是加了微信而已,甚至连沟通都未曾沟通过一次。有些人他也不确定还在不在继续做电商,他试图在他们的朋友圈里寻找蛛丝马迹,发现很多人现在连朋友圈都关了,或者仅三天可见。当然更有可能,只是屏蔽了他,不让他看,他自己也知道。
在陆续联系了几十个人之后,突然他的大脑陷入一种疲惫,像是电脑宕了机,办公室内开着空调温度适宜,他依然觉得浑身燥热难耐,仿佛窗外的阳光是直射进来的。或许是刚才那口烟太猛,大脑被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冲晕了,他如此想。就在这混沌中,他突来的一股冲动,想站起来说不干了。
这是一瞬间闪过的想象,真实的像是他已经站起来说过一样,他抬起头看了一眼周围,大家都安静的对着电脑。能听到的声音来自外面,有风声、人声和鸟叫声。从室内看室外,阳光让周围的建筑物在蓝天下干净如洗,眼睛看过去有种刺眼的光芒。
终于,微信弹出了一条信息,他快速的点开,见一个客户回复了:我已经离职了。
他不死心,追问:那你去哪里啦?
客户说:新的品牌,你们肯定不感兴趣。
他说:你发我看看呗?
客户发了品牌,说你去查查看看。他搜索了一下,发现这个品牌确实没听过,目前的销量也很差。
他说:有没有什么品牌背书和噱头之类的东西?
客户说:我们产品成分很好,但估计不是你们要的噱头和卖点。
他说:是的,我们想要的是大主播带过或者明星代言。
客户说:明星代言我们有,是孙怡。
他心想,孙怡还是有些知名度的,不过作为带货来说,可能还是弱了些。
他说:我要先去问问,晚点给你回复。
以他从业几年的经验来看,这样的客户大概率是难以合作了,原因是如今他们的行业对于价格和佣金要求的非常高,尤其是对新品牌。
他又问了一句:那你们能给很大的机制吗?
客户回复:机制不是很大。
他说:那有点困难,如果价格力给不到,又没什么特别的噱头的话。
客户说:就是没有那种说起来特别牛的噱头,要不然我就开始推了。
他说:那就相当于还处于冷启动期。
客户说:现在你们渠道太卷了,新品牌不是白送,我感觉你们都出不动。
他回复了一个流汗的表情,说是的。
他把品牌发给了渠道,让渠道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渠道选了一个品,问了他先前问过的问题,最终还是在机制上面,觉得价格机制一般。
结局如他所料,他一点都不惊讶,这让他感觉到些许的无奈,如同早知道结局还非要再去试一下。他记得以前看南怀瑾的一篇文章,说年轻人要多去学周易,但不能学的太透,做个半吊子最好。原因是学的太精深,就会限制自己。他举了个例子,如果你今天下楼预测到你会摔跤你还会下楼吗?他觉得此刻自己不就是预测到了还继续吗,不过他并没去学周易,一来是看不懂,二是似乎也没这心绪。那些杂乱的念头、混沌的欲望让他难以静下心来,每天都在和自己搏斗,打架,搞得一身疲惫。
他记得昨晚和一个女生聊天,她刚入职了一家新公司,凑巧一起入职的有个人是他的前同事,闲聊起来得知都认识他,所以她晚上和他聊起这事。女生说她这个年纪就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正好入职的就是自己喜欢做的事。
他记得她和他应该差不多年纪,他说:但我依然没有。
女生安慰:男生压力比较大,我老公也做不到。
他说:或者说是自己喜欢的事做得不好,真做得好就不会有此想法了。
她说:只要喜欢,慢慢做,就肯定会好的。说完她发了“哈哈哈”,似是安慰他也像是安慰自己。
他说:我以前也这么想,现在觉得有的时候,没有天分强求不来,人得接受自己的平凡甚至平庸。
发完后他觉得自己的语气有些颓丧,实际上他并不是颓丧的人,他想来点乐观点的补充,收到了对方发来的话:都是普通人,开心是最重要的。
他说:那是的。
他补上了旷达一些的想法:在接受的同时再努力的蹦跶蹦跶。
对方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这个转折,回复了哈哈两个字。
昨晚的话依稀还在脑中回荡,此刻他在想,蹦跶也得知道如何蹦跶,如果只是瞎蹦跶是很疲惫的,这就像知道和做到的距离,实际上隔着十万八千里。他看到一些同行做得很好,却又不知别人到底如何做的。信息茧房即便在一个行业内,也是非常的深重,像是雾里看花,只依稀看出影子却又隔着距离。
他觉得人不知不觉就会作茧自缚,很多现实的客观情况何尝不是一种给自己设置的障碍,只是如何挣脱这些障碍却是个难题。他看着阳光依然灿烂,同事也在忙忙碌碌,信息依然没有回应,就像是无数个平凡的日子一样,而相似让人倦怠,让人疲惫,陷入无意义的恐慌。同样的跳出去面临未知的境遇也让人胆怯,他无非是把倦怠和胆怯两个选项放在了内心中在寻找平衡,或许没有平衡,要没忍耐要么放弃,他想迟早都要做个决定,既然暂时没有决定,就先什么都不用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