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32756/10347e11906e64f5.jpg)
大清早收到一条信息,是买某健康产品的老总发来的,内容是一段笑话,我看了看没有笑也没有回复他。无独有偶前两天和大伙儿吃饭,老二说原来他那里的一位员工辞职卖茶叶了。这小姑娘卖茶叶还和别人不太一样,每天在某平台上直播,不泡茶也不吆喝,就读书,很枯燥地读,还说这是她打造的人设。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在网络上玩耍、交易竟需要特别设置一个人设了?昨天在网上了解一圈,发现自己真的落伍了现在不仅有人设而且还有专业的公司可以负责帮你打造人设。
经过这一圈后我理解了那位小姑娘,她就是要树立一个积极、好学、健康的人设,先找到人先转化为消费。但买健康产品的老总我就有点看不懂了,难道是要表现她的幽默还是乐观?
不明白就自己多想想,我的理解人设也就是个人的IP,但是任何一个IP都需要精彩的故事作为支撑的吧,仅凭流于表面的行为和形式真的能达到那样的效果吗?这值得思考和现实的验证。
网络化后商品的信息差到底是加大了还是减弱了?以及于人人都只为其表而不重其里!任何商业最终都会回归其价值属性,表面文章只能兴旺一时是做不到基业长青的。
不过,我肯定是多虑了。首先消费者并不全是理性的,许多人对被包装出来的人设是乐于接受甚至是无脑崇拜的;其次作为人设打造者有几人是出于本心,出于立足产品本身服务于人的宗旨?
我相信一定有,但放眼望去看到的真的不多。浮躁的主体仍是多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