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选择,出门穿什么衣服?公共交通还是开车?中午吃什么?跟谁一起吃?下班后干啥?等等诸如此类问题不一而足,我们很多时候似乎一瞬间就已经拿定主意了,而有的时候却又反复纠结不知该如何是好,错过了机会,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过去我坐别人开的车时候,会感觉司机师傅都很冷静,在路口总是能够迅速作出判断和选择。
后来自己开车的时候才明白,人家其实咱就把路线印在了脑海里,甚至已经走过多次,到了路口都已经产生了肌肉记忆,根本就没有什么思考和选择,因为在此之前早就已经选择过了,甚至已经形成了一个选择的基本方法论。比如扎克伯格每天早晨出门前的穿衣原则,比如创业者选择项目的高频刚需大市场之类的情况。我们不知道,是因为了解钻研的不够深入,甚至是根本就没有入门罢了。
从每天的衣食住行开始,每个决定都是在你添加了自认为必要的条件,进行比较之后才得出的结论。
可是,现实中我们经常会忘记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反而会为很多细枝末节的东西所羁绊。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拖延症,自己心里非常清楚今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某人打电话约时间谈事情。可是,电话号码没有播出去,内心里就开始给自己加戏。哎呀万一他正在忙咋办?万一他在开会咋办?万一他不接我的电话咋办?万一约不出来时间咋办?却从来没有想过,那边是不是正在等你的电话呢!现实中的朋友很多都是这样,自己都还没有开口,没有行动,就被自己内心那些借口、问题给打败了。
我自己亲测有效的方法就是,想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多想,赶紧去做,不要有顾虑,做了再说。大部分时间你在那一刻想到的就是最要紧最必要的东西,至于有遗漏的东西,可以启动之后再去补充。你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你内心深处认为最重要的因素,随后想到的,补充的可能也是必要的,但不是最必要。
第一次阅读文章,我最看重的就是文章中提到的练习选择能力的方法:
1、面对任何一个选择(哪怕是很小的事情—— 当然要从小事儿练起),都可以拿出纸笔开始罗列筛选条件;
2、为每个条件重要性打分,而后重新排序,可以是1~5 分;
3、考虑每个条件的必要性,打分只有1 和0,要么有必要,要么没必要;
4、三十分钟之内,结果就会一目了然,但别急!因为还有下一步……
5、第二天再花三十分钟重新仔细过一遍—— 如果选择本身的重要性很高,那么就可能重复更多次……
然后我就开始有意识的去实践检验这个方法,特意准备了一个很好的笔记本做记录,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翻一翻,看看自己过去对于某些事情的选择依据和标准,也很有意思。你会从中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最初的选择确实很稚嫩,很不像那么回事。当然也能从中看到自己确实是在不断提升,不断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