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同学说,“写春联和贴春联在我看来一直都是很严肃的事情,爷爷负责写春联,老爸则负责剪红纸,我这个小喽啰就负责跑跑腿,拿各种琐碎的东西。爷爷的毛笔字写的很漂亮,我和老爸都学不来。年少的我会拿着毛笔有样学样,模仿着爷爷的拿笔姿势,但最终的结果往往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现如今我长大了,爷爷也老的手拿不了笔了,人也是惫懒了好多,春联都是买好的,只需要贴贴就好了,少了很多的乐趣。”
的确每逢春节,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春联算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好运的美好心愿。贴春联算是一种非常隆重的仪式吧,私认为贴春联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而且人们也可以从这种仪式中得到心灵上的安慰,满足和期盼。就作用这一点我觉得贴春联和烧香拜神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春联最初起源于桃符,有驱邪避灾之用,到了五代十国后主孟昶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于桃符之上,这算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了吧。
看过很多关于对联的趣事,现在记得一二的大都与东坡有关(可能是因为个人比较偏爱东坡)。其中有一副是东坡讽刺一位品行不端的主持的,其曰“日落香残,去掉凡心一点;火尽炉寒,来把意马牢栓”,真是骂人不带脏字。还有一件关于佛印和尚和东坡之间的妙事:据传苏轼在黄州为官时,一天傍晚,二人一起泛游长江。苏轼忽然指向河岸,笑而不语。佛印顺着看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啃着骨头,顿有所悟,于是将手中提有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二人面面相觑,哈哈大笑起来。实乃“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
而印象中最大气磅礴的对联则是昆明大观楼的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汗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全联意境高远,别创一格,“海外第一长联”当之无愧。
儿时关于春联的诗句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应该就是小学课本里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了。 每每想到这句诗总会有莫名的感动,经历了千年时光长河的冲刷,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传承这项活动。每次贴春联的时候都会有种“今人望古人”,血脉传承的感觉,妙哉妙哉!
最后加上一幅特别应景的春联“大圣鸣金辞旧岁;雄鸡唱晓迎新春”,祝大家鸡年大吉!
心情随笔 每天写1000字
2
我努力得到喜欢和赞赏~
赞赏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