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环境不对,孩子还真可能就失去了这种能力……

环境不对,孩子还真可能就失去了这种能力……

作者: 美式学习零距离 | 来源:发表于2018-12-07 11:13 被阅读0次

上周,兰兰妈接受了一个媒体采访,在聊了一些家庭教育的话题之后,对方对我写作的经历很感兴趣,她看过我的育儿书《素养决定孩子的格局》,还有公众号的文章,她想知道,这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作完成的。

我想了一下,大概有这几点:

写作的灵感,是在生活中随时出现的,比如跟我的两个孩子互动,还有跟读者朋友的交流。一般我会把灵感简短地记在手机里。

开车的时候、或者等开会的间隙,我会把这些灵感便签拿出来看看,开始思考。

真正的写作,一般是夜深人静,一天的事情都处理完了,孩子也睡了,我洗完澡,做完保养,这时我就会到书房里,打开台灯,把白天的思考整理成文章。

当思路卡壳的时候,我会先放下电脑,去做别的事。如果时间宽裕,我会去公司或者家附近的小公园散散步,看看植物,深呼吸,走着走着,思路就通了,灵感源源而来。

书房和小公园,可以说是我写作的秘密基地了,就兰兰妈个人经验来看,一个好的环境,能够极大地提升生产力。

今天,兰兰妈想聊聊创造力和环境的关系。

如果想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在酝酿或准备等不同阶段,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环境?如果想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该为他打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呢?

01

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人们都有一个共识,环境会对人的思想和感受产生深刻的影响。

中国古人喜欢在幽静的竹林中写诗;

美国很多作家都在湖边的度假木屋里完成自己的著作,

印度婆罗门退隐到森林里去发现隐藏在虚幻表象背后的现实……

许多富有创造力的人都亲身体验到,他们的思维过程与环境是有关系的。当人处于美丽的环境中时,他们更有可能发现观点之间的新联系,以及自己正在应对的问题的新视角。

02

美国的创造力研究小组发现,新鲜而美丽的环境对产生灵感具有催化作用,但创造力过程的其他阶段,比如准备期和评价期,似乎更得益于熟悉、舒服的环境。

通常,人们需要一个具有支持作用的环境,才会觉得安全,放下防御,继续完成生活的任务。

一个家如果没有个人化的格调,缺少过去的回忆或未来的憧憬,就难以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充满有意义的物品的家才能让它的主人知道,他们是谁,他们应该做什么。

也有人说,汽车是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自由、安全与控制的地方。很多人把汽车称为“思考机器”,因为只有在开车的时候,他们才感到放松,能够反思自己的问题并正确地看待它们。

一位在互联网公司从事产品设计的人说,大约每个月会有一次,当焦虑感太大时,他会在下班后花半个晚上的时间开车从芝加哥前往密西西比河。

到那儿后,他停好车,看半个小时的河水,然后开车返回。回到芝加哥的时候,曙光已经照亮了湖面。长途驾车就像一种焦虑治疗法,帮助他解决情绪问题。

除了汽车,办公室、书房和花园也是可以用来精心布置的空间,以此来满足个人独特的情感需求。

我和机器人先生,都会把孩子画的画、小手工放在办公室里,工作之余,看看孩子的作品,心里都会感到一阵暖意。

带着孩子细心打造他的环境,例如卧室、书桌、玩具角等角落,有助于保持和发展孩子个性,帮助孩子在这些地方聚精会神地从事手头的事情,从而提升创造力。

03

总体来说,在创造的不同阶段,人们需要不同的环境。

在准备期,人们收集与主题有关的各种要素,此时有序而熟悉的环境有助于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上,而不会受到“现实”生活的干扰。

对于商人来说,就是办公室;对于艺术家来说,就是工作室;对兰兰妈来说,就是书房。

在下一个阶段——酝酿期,与问题有关的想法在潜意识中酝酿,此时换个环境可能会更有帮助。

美丽的风景或异国情调等新奇刺激会令大脑活跃,使得潜意识能够发挥作用,促进发散性思维。

当进入精心打造和理性评价的阶段时,熟悉的环境再一次变得重要。在熟悉的环境中,被我们喜爱的事物环绕,我们得以静下心来,将脑海中成型的概念落实到现实中。

从这种安全惬意的环境里,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形成新颖的想法和具有独创性的行为。

04

除了布置个性化的生活环境,还有一种方法对于提升创造力也很重要,那就是设定我们的生活节奏。

美国的创造力研究小组通过大量的调研访谈发现,大多数富有创造力的人很早就发现了自己最好的生活节奏,比如什么时候睡觉、吃饭和工作。

而且他们会遵守这种节奏,即使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也尽量不做改变。

他们穿着舒服的衣服,只与意气相投的人交往,只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这样不用分散注意力,可以专心致志地做事。

在时间安排上,一些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凑,他能提前两个月告诉你,某天下午的3点到4点之间他会做什么。

还有一些人则很放松,他们甚至对当天晚上要做什么都不清楚。用何种方式安排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创造力的人很清楚自己适合什么工作方式,并且能够坚持自己的最优方式。

有的孩子早晨的时候头脑最灵活,适合做一些需要创造力的活动。有的孩子午睡之后会有很多奇思妙想,并且乐意动手实践。有的孩子要痛痛快快玩了几个小时之后,才能静下心来做功课。

这些都是每个孩子独特的生活节奏,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规律,尊重它,并且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最优方式。

05

所以,如何通过环境的改造,来提升创造力呢?方法很简单:

确保你工作与生活的地方能够反映你的需要和品味;

应该有可以让你全身心投入活动的空间,也应该有激发创意的空间;

周围的物件应该有助于你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思考你的日常安排是否最适合你的节奏。

如果不确定,那么不断尝试,直到找到工作与休息、思考与行动、独处和与其他人共处的最佳时间安排。

创造一个和谐、有意义的时间与空间环境能够帮助你变得具有创造力。

对于富有创造力的人来说,无论他们身处什么时代,环境富裕或者恶劣,他们都能尽自己所能,赋予环境一种个人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与他们的思想以及行为习惯产生共鸣。在自己营造的环境中,他们专注地追随着内心的向往。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受我们控制,但是,为自己打造一个舒心的小世界,按照自己的规律,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这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从幸福感的角度看,这也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成就了。

相关文章

  • 环境不对,孩子还真可能就失去了这种能力……

    上周,兰兰妈接受了一个媒体采访,在聊了一些家庭教育的话题之后,对方对我写作的经历很感兴趣,她看过我的育儿书《素养决...

  • 培养孩子这种能力,可能比学英语还重要

    前段时间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了一个观点:千万别拼命努力,却培养了一个即将被社会淘汰的人。 他最近看《小别离》,发现...

  • 假期阅读之喜阅读出好孩子

    什么是阅读 阅读是一种能力,拥有这种能力就拥有了最重要的才能,就是拥有了无限的可能,尤其对于孩子来说,这种能力不仅...

  • 你孩子夸对了吗?

    夸奖孩子要注意方式,夸的方式如果不对,不但没有帮他建立自信心,甚至可能造成反效果。如果你认为孩子的能力是先天就决定...

  • 孩子大了,用什么方式交流好

    在老家,一般大人对孩子都是命令式的,对与不对都得执行,使孩子失去了辨别能力,长大后,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对家长...

  • 失恋第14天

    我感觉我心门已紧紧关闭,不对谁开放,我失去了爱的能力。

  • 你失去了这种能力了吗?

    人生就像一列火车,有人上有人下,刚开始可以和陌生人聊聊天来打发无聊的旅途,渐渐的带上耳机只想一个人靠在窗边...

  • 还真就病了

    放弃日更后的一天感觉自己变了 变得易怒 而且真的病了 也许是感冒头重脚轻的冒冷汗 觉得很冷 书是看了 看的进度很慢...

  • 不经历过,怎知谁才是真朋友

    我们常说小孩子没有阅历,不懂得明辩是非。其实我们这些大人就真的有这种能力吗?不然,很多时候我们也许明辩的能力还...

  • 2020-07-25无奈的生活,又熬过去一天

    我习惯了温水煮青蛙的日子,我也想跳出这种环境,但是怎么办,换圈子时机不对,没不会干别的行业,在现在公司无所事事,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环境不对,孩子还真可能就失去了这种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tt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