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
探索的路上<二>

探索的路上<二>

作者: 李骏德 | 来源:发表于2023-12-22 12:30 被阅读0次

    我坐在窗前,手里把玩着那个小葫芦。桌子上放着三本书:一本是《杂阿含经》,一本是舍尔巴茨基的著作《小乘佛学》,一本是平川彰的著作,《印度佛教史》。后两位作者关于五阴(五蕴)的解释是有些出入的。

    舍尔巴茨基的说法:

    色,物质;受,感受印象;想,表象;行,意志或别的能力;识,纯粹感觉或通常的意识。

    平川彰的说法:

    色是有颜色、形状的东西,特别是指肉体;

    受是感受,以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来说明;

    想是想象、概念的作用;

    行是形成的力量的意思,但这里特别是指心的意志作用;

    识解释为“了别”,是认识、判断的作用。

    对于两位大师级学者的说法,我只是部分认同,觉得和自己的想法有出入;我只是个工人,难道还能和著名学者比?我有点不自信。对了,有胡僧嘛,为啥不问问他呢?

    我把葫芦轻轻地摇了几下,过了一会儿,他坐在我家窗外的防盗窗上,两眼笑眯眯地看着我呢。

    “你不进来吗?”我打开窗子,问他。

    “不了,我不习惯到谁的家里;这儿挺好的。”

    “那需要什么呢?吃的喝的随便。”

    “来碗清水吧。叫我来为了何事?”

    我递给他一杯水,然后把我的问题说了。他沉默了一会儿,说:“用我的困惑来说说吧,我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字词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有的含义消失了,有的被重新解释而演变出新意义;这些年来变化很大,我都快不适应了;年代越接近,字词的含义越接近,你为什么不查一下《说文解字》呢?它成书的年代与翻译佛经的年代是接近的。”

    我想也对,便找出字典,查了一下:

    色,颜色也。本义为怒色,即生气时的面部表情。

    受,相付也。本义为两手相授受,包括给与和接纳两当面。

    想,冀思也。本义为因希望而思。

    行,人之步趋也。本义为彳亍而行。

    识,常也,一曰知也。本义为知道、了解、懂得。

    我对他的建议非常满意,又给他添了水。他用手指着书本上的字。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如下经文:

    佛告比丘:“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我对他说:“你的意思是说,我可以拿这些简略的佛法为框架,然后开拓思维,尽情发挥,形成自己的观点。”

    他点头表示同意。我依照自己的理解,解释五阴如下:

    色,包括物质及附着于其上的颜色和形状,还有更多方面。首先,色分为身内和身外;身内的有皮肉筋骨,血管和神经,内脏器官,各种组织等等;身外的就太多了,不胜枚举,比如自然状态的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等,还有人为建造的城市农村、公路铁路、电脑手机、食品饮料、服装鞋帽等等。其次,我们不能感知到,但经过专业人士验证过的东西,如微波背景辐射。最后,还包括那些虚拟的存在,比如影视剧中的画面和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等。总之,无论是物质性的东西,还是现象性的存在,一切可以感觉到的东西,统称为色。

    我见胡僧在闭眼听着,就接着说:

    受,感觉或感受,受到刺激后的反应,对人来说,表现为各种情绪。积极的情绪有喜悦、感恩、满足、惊奇、快乐;消极的情绪有愤怒、厌恶、悲伤、恐惧、羞愧、焦虑等。情绪是一种力量,是行为的发动机。神经科学表明,外界刺激进入初级感觉皮质后,在没有引起意识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到达情绪中枢,所以我们有时会莫名的喜欢或讨厌一个人。

    想,表象和想象的能力。所谓因希望而思,就是在目标的驱动下进行思考。把过去的经验与当前的情景对照,想象可能要发生的事情,提前做好准备,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后来发展成无目的纯想象,为精神生活拓展了空间。这个过程具有主观性。

    行,行动或行为。行为是要把想法变成现实,所以才会说它是形成的力量。行为也是在目标的驱动下完成,所以说有意志的作用。有的行为要精心计算,有的是为了信仰,有的是出于习惯,但都是为了完成什么事情。

    说到这里,我看他快睡着了,他肯定觉得很无趣。我对他说:“该你了,说说吧。”他冲我摆摆手,说:“我不说,你说。”

    “为什么呢?”我问。

    “一开口就是错的,我不说,你接着说。”

    我只好把非常困惑的部分说完:

    识,通常的意识?常也?知也?指的是什么呢?我不太确定。想到奈何桥、孟婆汤的传说,想到佛经中相关的内容,我知道身坏命终时,身体是带不走的,记忆是带不走的,那么能带走的是什么呢?灵魂是什么状态呢?佛教经典中有说最后是灵识的,有说是阿赖耶识的,总之和“识”有关。我大胆猜测,能够带走的是灵识,一种极其精妙的结构,再次受胎后,变成一个框架或容器,新生儿将后天学习的知识装入这个框架或容器,从而形成他的“识”。框架或容器的质量,与普通知识无关,只与终极的真理,即对造物主的知识有关。对造物主的认知,是我们的成绩单。因此,“识”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后天习得的知识,一个是存储和运行它们的框架或容器。

    我见他不置可否地看着我,有点生气,说“五阴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吗?为什么要厌离呢?热爱生活不好吗?我就不相信积极入世还有错了!你说说吧!”

    他眨着小眼睛,笑咪咪的说:“跟你说了别着急,你又着急,接着看书吧!积极的态度永远都是好的!我先走了。”

    说完,他就不见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探索的路上<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uf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