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一种完全投入、精神集中(忘却其他烦恼)、良好的反馈中不断调整,最终有个达到目标。
比如个人来说生活中,打游戏、谈恋爱、写代码、阅读、写作... 很容易产生心流
突然有点明白谈恋爱为啥快乐了,
因为心流啊,
首先这个过程中你精神高度集中,暂时忘却了生活的其他痛苦(个人体验,正常更好的应该是一起解决问题,更有力量),
其次这个过程中有较良好的反馈,聊天、互动总是一来一回的,还是高质量的互动,
所以,产生心流的活动很容易上瘾,但应该看到上瘾背后的原因,其实大家在追逐欲望,因为欲望满足所以快乐,但可能又会有不断的欲望,所以自得其乐很重要的一个能力。
之前和一个男生的接触,觉得他在这些方面比如减小欲望、自得其乐方面做得很好,突然又觉得我看他的时候带滤镜了吧,其实很多人都在这样做,也和你说这些事情,但你那个时候只相信那个男生,所以你会觉得他特别好,究其本质大家都是普通人,普通的生活,普通的感情,普普通通。
再究其本质来说,这些活动是一个“精神熵”熵减的过程,熵减精神世界越集中,越专注,越容易有收获,越快乐,追求自我成长,突破边界的快乐。
其次书中说,我们做这些事情,是因为它们本身带来快乐,而不是带来成功等,成功金钱其实是心流专注做事带来的副产品,说明生活中有些事我们不能本末倒置。
再后,反思我们独处时为什么有一些孤独的体验?
工作很容易集中心智,不断的有事情要处理
一旦休息下来,人可能就会空虚寂寞孤独孤单,这个时候的秩序是无法较好的建立的
这个时候比如说看剧、游戏等这些东西占据你的精力,这个熵可以减小
正如书中所说,独处的体验为何如此受到否定?
最根本的答案是:内在维持心灵的秩序十分困难。我们往往需要外在的目标、外来的刺激、外来的回馈,帮助我们控制注意力的方向。如果缺乏外来的力量,注意力就可以游荡,思路也变得混乱,也就是第二章谈到的“精神熵”的状态。
突然又想起了大学时候的感觉,大概那个时候心流的时候很多吧,学习的时候 玩耍的时候 纯粹又简单,所以开心吧,纵观这么长时间的个人成长,始终对感情很不成熟,其他方面追求思想的成长确实在不断进步。你想要什么,什么就会折磨你,感情也是,最近又看了些女性意识觉醒的电影,突然有些感悟,爱情其实是很不可捉摸,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但基于的是相互欣赏和支持,可以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但又能对彼此的领域有所推动,当然两个人都是有自己热爱领域的~
还有是对于追求人生的意义,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大家确实需要一个目标,这个过程有助于熵减,有助于内心秩序的建立
其实是目标其实都是可以的,普通人的普通目标,平安喜乐,家庭幸福也是很好的,只要这个目标是有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目标下我们更好分清主次,更好地做熵减这个过程,就能生活得轻松愉快些。
---20211205下午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