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泡影

作者: 逝水小麦 | 来源:发表于2018-08-12 23:21 被阅读19次

     

    金瓶梅首回中提到金刚经“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看了几天张竹坡的絮叨总批,一进入第一回,一看到这些字,被当头一棒。这一遍,我会把它读成佛经。昨夜又从梦里哭醒,我对姥姥的思念和姥姥对我的牵挂,在她离世十年后依然分毫未减,梦幻泡影的坚牢度让我害怕,十年光阴不能让我忘掉那些如电如露的时刻,忘掉帮我抵挡死别之悲的那个人。

    勾情 张评:“夫未勾西门,先勾武二。有心勾者,反不受勾;无心勾者,反一个眼色即成五百年风流孽冤。天下事固有如此!”

    此时的潘娘,是可怜的,美而没遇到两情相悦的人,是可爱的,她尽心服侍心爱的人,是可悲的,人伦道德把她的情欲拒之门外;是可鄙的,爱而不得即把苦闷化为纵情。

    挨光

    俩人在王婆家初见,潘娘的三次低头,真如莲花出水不胜娇羞。张评“光之能成,到底是金莲自定也。写妇人之淫若此。”此回的潘绝对不能称淫,而是谨守妇道:遵武大意按时下帘,照武大吩咐“带钱买酒酬奸诈”。相比面对武松时她的情热如火,初次和西门庆共饮时她有问才答,矜持得近乎冷静。突然明白前一回:“三月春光明媚时分,金莲打扮光鲜,单等武大出门,就在门前帘下站立。”那根本不是春天的发情或纵欲,她分明是在盼望武松的归来啊!此回张评最后点得好:“西门庆被色迷,潘金莲亦被色迷,可惧,可思。”

    幽欢

    潘潘斜瞅一眼、斜溜一眼西门庆,张谓“写淫妇至此,尽矣,化矣”,为什么就不能说她妩媚呢?多像《复活》中的那女人!对于男女主人公的头两次幽欢,作者不费一字描写细节,这个事件在西厢记、牡丹亭里已发生,在古往今来的芸芸众生中更不稀罕。读者感受不到他们的云雨之乐,只替他们悲哀——愿望达成后的悲哀。“恩情似漆,心意如胶。”在说这场情欲的大火燃起来,而于潘潘,她深知火种是谁。

    饮鸩杀人犯潘问奸夫西门若变了心怎么说,答曰像武大一般。作者乃佛菩萨转世,让各人各承因果,后日西门果然和武大一般,被潘喂药,被潘骑在身上,由此赴死,而因淫杀人的潘死在自己心爱的男人手中。此回读罢我心生畏惧,张此回评最短,称此回“一派地狱文字”,“看此回而不作削发想者,非人心。”

    瞒天 回首词和回末都点出了西门的负心、金莲的被弃:“纵新人胜旧,也应须一别,洒泪登舟。”、“倚门相送刘郎去,烟水桃花去路迷。”而偏偏此回,细细写了俩人的欢愉:听琵琶、吃鞋杯,似水如鱼,情浓乐极。写尽残忍的欢情,无情的欢情。这当头的棒喝,不是佛经是什么?

    盼郎:情热中人突然消失,“门儿倚遍、眼儿望穿”的潘通过两种方式表达痛苦:写诗和虐待。打着相思卦作《山坡羊》一首,对玳安随口赋诗一首,书写《寄生草》捎给情郎一首,弹着琵琶唱《绵搭絮》一首,多有才的诗人,多不幸的女人!

     

    一边苦情堪怜,一边她又虐奴泄愤。对前夫留下的女孩,她比对丫头还严厉:哕骂、要求下跪、不给饭吃、拿马鞭子打、掐脸掐出血。

     

    等西门庆终于出现了,她看到他,“就像天上吊下来的一般”,每次读到这里我都特别心酸,想当初,他俩初次偷情后的第二天,西门庆看到潘,觉得她好像天上落下来的一般,不出四个月,从春三月到夏七月,两人的感觉已经互换,薄情啊,你的名字叫“男人”。已经陷入情欲泥沼的潘无力脱身,在情郎面前,她卑贱比娼妓奴婢更甚。看这一段删节文字:只听得妇人口里喘声呼叫:“达达,你只顾搧打到几时?只怕和尚来听见。饶了奴,快些丢了罢!”西门庆道:“你且休慌!我还要在盖子上烧一下儿哩!”在床上,她来不及表达对他负心的恨,而是任他虐玩。

    偷娶与误打:由偷情过渡到偷娶再到县衙断之无罪,西门庆步步顺利,大半靠银子撑腰,而打虎英雄武松,并且还是县衙的公务人员,竟有冤难申,英雄气短。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黑中,只有金银在闪闪发光。

    充配与玩赏:小说是叙述的艺术,世道黑暗之类的话笑笑生从不说,然而一个“极清廉”的人称包青天的官,判武松刺配充军、任毒死武大的凶手逍遥法外,这不更让读者触目惊心于那个世道吗?芙蓉亭上的聚会,瓶儿是唯一缺席者,然而因缺席而她成了唯一的在者:送来的礼显示了她的富贵,西门两口的谈论表明对她的垂涎。写花子虚的诗一定启发过曹雪芹:紫陌春光好,红楼醉管弦。人生能有几,不乐是徒然。

    激打与梳笼:激打写尽金梅在家里之宠盛,而宠盛之金竟不敌西门在勾栏里的新宠,欢情薄如烟雾。至此一回,潘金莲没有负心过西门庆,而西门两次伤了她的心,让她确定这个男人的不可信。

    私仆:《落梅风》黄昏想,白日思,盼杀人多情不至。因他为他憔悴死,可怜也,绣衾独自。

    灯将残,人睡也,空留得半窗明月。狠心硬,浑似铁,这凄凉怎捱今夜?

     

    写了这首词的女词人,终于难捱凄凉长夜,和刚成年的小厮私通了。不知这是作者对古典诗词的嘲讽还是对潘的丑化。诗词夸张并且简化、美化了人的心理活动,对于人的言行不一却无能为力。如果,潘金莲真的“因他为他憔悴死”,那她就成了林黛玉,林黛玉和潘金莲区别在哪里呢?理想主义和享乐主义。

    2011.1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梦幻泡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we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