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办公电脑突然抛锚,突然好像残疾人失去了倚仗,不知所措。
有人建议去修,有人说修好了也用不了多久,坏了就换
对于一个电子产品,我好比一个文盲,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而经过两个星期,因为一台坏电脑,硬是把自己搞成了电脑专家
对于是修还是不修这问题,我听从了中间派,先去看看修要多少钱,值不值得修
拿给维修小哥哥说,你这电脑啊,十年前的了,里面发霉,导致电路板断了,要换一个,大概7.8百,可能硬盘也坏了,在换一个,一千来块钱。
起先,啥也没听懂,就听懂个“发霉”和价格,一千来块钱,修一个用了十年的电脑,好像怎么整也不太划算。但可能也是一个电路板的问题,修好了还能继续用。
各方意见不一,最后挣扎了许久,我还是保守的把厚重的电脑,又抱了回来
电脑没修,那就得看买哪款合适的电脑了,有人说大点尺寸好,屏幕大,有人说小尺寸好,方便携带;有人提议intel系统好,因为老牌,也有反对,说锐龙系统好,性价比高。
就这样,不明就里的我,听从了各方的意见,迟迟决定不下来,到底哪种好
后来,因为疫情的影响,芯片稀缺,原先看中的那款电脑,还涨价了3.4百,预算不得不一提再提,这种没有早买的遗憾感,更让我下不了决心

“你真的是一个很纠结的人”
身边知道我买电脑的人,好像都不太耐烦了,当她说出这句话来时,猛然的撞击到我了,突然觉得,为啥我会对很多事都这么纠结呢
价格,性能,本就是两个相对对立的层面,很多时候都不可能满足,纠结的也无非是不知道怎么选择
实体店也去看了,样机也试用了,后面还是没有下定决心买
在我辗转去华强北电子市场的那一刻,头痛欲裂,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没有办法去快速的决定一件事,好像总感觉差了点什么,觉得明明满足不了又想将就,好像没有期待

最后,我还是决定去实体店看一眼,如果看上了就买,所幸,这次,我找到了笃定感
那是计划之外的,从来没有想过会买的一种类型,但是第一眼看见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好像就是自己想要的
外观,形状,性能,最终,我高一点的预算,结束了我这场电脑之旅
那一刻,突然间感觉很放松,在提着电脑时,有一种拥有感,好像等不及,特别想使用的那种感觉,我知道,我找对了
在之前,我以为是在乎价格,或者是其他,就一直纠结,犹豫,不安,不开心,在这一刻,似乎都烟消云散,虽然钱没少花
突然间明白,其实有时候,我们的纠结,内心的不安,一定是还有什么是没有解决的,没有安放好自己的心灵,所以总是冲击着大脑
而真正的实现了内心所愿,或许就不会优柔寡断了
这不仅仅是在选择电脑上,在我们人生中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决定都是如此,不要去忽略内心的彷徨感,发现它,安放它,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