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因果录》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41801/d059b06c8f656612.jpg)
吴保安、郭仲翔,唐代官员。
郭仲翔是昨日文章中名将、宰相郭元振的侄子。郭元振曾经把郭仲翔推荐给姚州都督李蒙,郭仲翔在李蒙手下任判官。
吴保安和郭仲翔是同乡,当时吴保安刚被免职还没有新的职务,于是吴保安冒昧地前去拜访从未见过面的郭仲翔,对他说:“希望通过您的关系,我也可以在李将军手下做事。”郭仲翔虽然不认识吴保安,但出于同情老乡的处境便大力推荐了他。
李蒙又推荐吴保安为掌书记。只是吴保安刚一赴任,李蒙就因深入敌阵而不幸战死。郭仲翔也不幸被俘虏。当时蛮人俘虏了汉人,往往要勒索大量钱财才能放人。听说郭仲翔是富家子弟后,便勒索一千匹细绢。而此时郭元振已去世,郭家根本无法筹集财物赎回郭仲翔。
吴保安得知这一消息后,毅然决定留在任职地,筹集钱财想赎回郭仲翔。为此,吴保安在当地滞留长达十年之久。十年中,他靠着做小生意顽强地存得700匹细绢。
后来,吴保安的妻儿一路辗转前往寻找吴保安,到达姚州时,穷困潦倒寸步难行。姚州都督杨安居,资助她们找到了吴保安。了解到事情的全部经过后,杨安居感动地说:“想不到你急朋友之难而放弃家庭已到如此地步。我向官府借贷来资助你剩下的部分!”
就这样,吴保安终于赎回了郭仲翔。而杨安居曾经也是郭元振的部下,他帮忙赎回郭仲翔后,又送给郭仲翔许多生活用品,并让他任职县尉。郭仲翔后因政绩出色而升为代州户曹。
然而吴保安和郭仲翔的故事并未结束。
郭仲翔的母亲去世后,他回家守丧。守丧期满后郭仲翔说:“多亏吴公把我从死亡之地赎回。现在守丧期满,我终于可以报答恩人了!”于是动身前往吴保安处。
遗憾的是,吴保安此时已去世。
吴保安在彭山县任职时去世,他的妻子也去世了,因此都没有安葬家乡。郭仲翔见此情形,穿上丧服,包裹起吴保安夫妇的尸骨,赤脚步行,将他们送回家乡安葬。
此后又在他们的坟墓前守丧三年才离去。后来,郭仲翔任岚州长史,他接来吴保安的儿子,为他娶妻后,又把自己的官职让给了吴保安之子……
顺便说一句。
郭仲翔做梦也没想到,因为一次推荐,吴保安不惜十年艰辛也要将他赎回。吴保安至死也没想到,因为一份坚持,郭仲翔不惜余生相报告慰恩人之魂。
两个曾经陌不相识的人,若不是因为他们心中各自坚守的大义,又怎能成就这一段千载流传的生死之谊?
对于我们而言,生活有时很艰难,可再难难得过吴保安十年艰辛,有家难归?生活有时很困苦,可再苦苦得过郭仲翔身陷牢笼,度日如年?
真正难的是,在艰辛和困苦面前不忘大义,在利益和诱惑面前不失人格,在如意和舒适面前不退初心!
这世间,交情深浅不足以驱动惊天壮举。
唯有存在于心中的大义,才能感天动地。
正如《论语·里仁》篇所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思是,君子对于天下人与事,没有适合不适合、没有可以不可以、没有应该不应该、没有一定不一定,一切只依存大义所在而行。
(史料选自《新唐书·忠义·吴保安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