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燕赵大地
定州:古城/古槐/迎泰门

定州:古城/古槐/迎泰门

作者: 2018栏杆拍遍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08:28 被阅读1次

              定州古城(今河北省定州市)最早为春秋时期齐国名将管仲所筑。春秋时期,齐桓公为了称霸诸侯,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攻打北方戎狄。公元前648年,管仲攻伐到定州,筑城用于军事需要。公元前154年,刘胜为西汉第一代中山王,定都卢奴(今定州),在城东北建王宫,宫城内建台、殿、观、榭,形制与长安相同。公元54年,简王刘焉筑两宫,开四门。穿城北累石为窦,沟通唐河与卢奴水,使唐水流入宫中。建鱼池、钓台、戏马之观。赵石建武7年(公元348年),后赵北中郎将中在原宫殿之南筑小城,立宫造殿。公元386年,后燕慕容垂按旧制恢复宫观府榭,定都于此。又在小城之南筑隔城。公元397年,北魏王拓跋珪攻克中山(今定州),在汉代城墙旧基上将城池修建完固。明洪武初年,为了防卫北方外族入侵,定州督都平安展筑旧城。周长二十六里余一十三步,高三丈。四门各建月城,城上有楼门,各用重门四面,异其制。以后历任知州均有修葺。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9年),州牧沈廷英主持重修建四座城门时,匾其门,北门曰:瞻宸,南门曰:迎泰,东门曰:观海,西门曰:望恒。

            定州南城门原有城门四座瓮城三道,成“”字形结构。最外侧为护城河,河阔十丈、深二丈。河上有吊桥,平时为过往行人出入城之用;战时拉起,以阻敌兵。外门与护城河相接,为城市入口的标志。外门至中门为第一道瓮城,进入城门,城墙向东拐,呈“J”型瓮城,东侧开有一门,可进入内门瓮城,攻城者进入瓮城,就会四面受击,如入瓮中,难以藏身。内门为主城门,城门上建有重檐城楼一座,为观敌瞭望、指挥作战之用。城顶内侧为护墙外侧为箭垛墙,垛墙中间有射孔,有瞭望、射击、护身之功能,战时,弓弩手依次排开,居高临下以射敌。内门东西两侧有马道,为登城之用。

           下图、  定州古瓮城南门“迎泰门”

    下图、  定州古城南门内的瓮城 ,由于战争和文革时期的破坏,南城门仅存门洞三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定州市文管所于1999年5月1日开始动工修复南城门,至2000年10月1日全部竣工,南城门又以崭新的雄姿屹立在世人的面前。

             门洞上方“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标语虽被涂抹遮盖,但仍可辨识,这是典型的“文革”遗迹。

     下图、迎泰门下的“定州南城门”碑

     下图、  定州古城南门“迎泰门” ,南城门,史称“迎泰门”,是省级文化名城定州标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明洪武初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下图、在南城门看开元寺塔(料敌塔)

     下图、  在迎泰楼看瓮城和南门外

     下图、  登迎泰楼   诗碑:巍巍雄楼立古城,遥对宝塔更峥嵘,迎送南来北往客,重树定州千秋风。    癸未秋薛运谦诗

     下图、  迎泰楼   诗:蓬莱岳阳滕王阁,定州又添迎泰楼。城阙凌空欲展翅,原野葱碧尽眼收,脚底潺溪飘玉带,胯下通衢汇车流。昔人驾鹤来赏景,白云不再空悠悠。   癸未秋任振焦诗

    下图、《西江月》    登楼有感:巍楼凌空架起,展翅欲腾九霄。俯瞰原野碧翠辽,佳景生机奇妙。政通人和国富,改革开放谟高。五十春秋世堪豪,敢与欧美比娇。      癸未秋张静波诗

    下图、赞定州城楼    《十六字令》  二首:

                 楼,盘踞中山古城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楼,飞檐走瓴随云流,望山河,美景壮神州。       癸未秋李建祥诗

     下图、 匾额:迎泰     乙卯年冬  刘成题

     下图、  登定州市南城门   诗碑:黄鹂云翅试歌喉,邀君抒怀上城楼。忽见杏花枝头俏,映得遍地皆风流。      癸未秋葛玄诗

    下图、登迎泰楼   诗碑:携友拾级上,凌空望古城。路遥行人小,水白游鱼清。塔于楼边立,花在枝头红。四喜逢盛世,相聚饮一盅。       癸未秋李卫强诗

    下图、颂迎泰    诗碑:纵横捭阖五千年,古城沧桑换人间。卢奴梳妆迎新纪,国泰民安胜桃源。      癸未秋汪宁诗

           下图、定州市区

            下图、定州市区

    下图、登定州迎泰楼   诗碑:携友拾级上,周回着意观。禽声窗下树,楼影水中天。飞白云如鹤,披青柳似烟。水能歌古调,景色正当前。         癸未秋岳永康诗

     下图、南门内大街

        下图、开元寺塔

    下图、南门内大街的古槐

             定州城墙

             定州城平面呈长方形,开东、西、南、北四门,形成一个高大厚重并且非常坚固的防卫圈,周长约26里。城墙高8米,底宽约18米,顶宽10米,其厚度超过高度,使其更加稳固。墙体为夯土构成,内外墙及城门洞以花岗岩条石为基础,外用长32厘米、宽16厘米的青砖包砌,内田三合土夯筑而成。从残破断面可以看出,城墙内有汉宋时期旧砖,这恰与州志所载督都平安拆寺修城之说相吻合。

    城墙外侧四角各建有角台,其上各有角楼一座,是镇守城角的重要据点。在城门与角台之间,有突出于城墙的冷铺,共160所。冷铺又称敌台,每个敌台构成一个城防点,起着以点控线的作用。两敌台之间的距离约为80米,其中间点在两台当时武器的射程之内,攻城者若进入两台之间,会遭到城上三面夹击,城墙与敌台相互为用,可以消灭城下死角。

    现今,定州城仍存有部分城墙。城东南角,王快干渠北侧,城东自来佛街都存有300多米的明代城墙。在城东北角的一段为原城墙的拐弯处,是一处保存较好的城墙遗址,为研究定州城的走向,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定州历史简介

            定州具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早在上古颛顼分天下为九州时,定州就隶属于冀州。在定州城北、唐河两岸分布着大面积龙山文化部落居址和墓葬遗址。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361年,尧帝受封唐侯,现定州的唐城村就是尧帝受封后的故城。1987年文物普查时,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陶器、鬲、盆、罐和石制的生产工具:石镰、石斧、石棒等。1991年在北庄子村发掘了大型商代方国墓群,出土精美青铜器二百余件,被誉为首批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这证明定州是商代北方一个有文字可考的贵族方国,具有先进的科学文化水平。到周朝,鲜虞称中山国、建都中山。中山武公迁都于顾,就是今天的定州,之后,中山之名历代沿袭下来,到秦统一中国后,定州隶属恒山郡。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刘启封其子刘胜为中山王,定都卢奴(今定州),由此开始了东、西两汉十七代中山王世袭达三百年的统治。三国归晋,后燕慕容垂定都中山达11年,这就是定州历史上的三次建都。之后,唐、宋、元、清时期,定州均为北方重镇,分别设大总管府、博陵郡、中山府、直隶州等。由历史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中山为秦、汉、唐、宋时期北方重要门户,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冶铁、青铜制造、丝织、陶瓷等行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都很发达,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丝织、陶瓷作为贡品,进入皇宫供皇家享用。玉器、青铜器、金银器的设计、制造方面,充分显示了三千多年来中山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镇守定州城的名将

    陈遘(公元1090年-1127年),宋朝抗金将领。字亨伯,零陵人(今湖南永州)。先祖自江宁迁徙永州。陈遘二十一岁中进士,知莘縣、雍丘县令。官至东南七路经制使。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升龙图阁直学士,创“经制钱”,并在杭州兴修水利。历知中山(今河北定县)、直定、河间府。公元1126年,金兵侵宋,围困宋首都汴京。宋钦宗割地赔款,将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割让与金朝。但三镇兵民不降。金将宗望率金兵大举进攻,宋钦宗顺势诏令三镇固守,但又贪和,不派兵马增援三镇。中山军民在陈遘指挥下全力拒守,寸土不让。公元1127年9月,“河北州郡尽入金,惟中山屹立不降”。1129年,中山被围时间已过三年,城中粮草断绝,人皆羸困,手不能执兵器。陈遘欲组织城中之兵,竭诚力战,但不幸被叛将沙振所杀,全家17人同遇难。陈遘的部下气愤之急,将沙振身首捽裂,但此时城中已无主将,乃开城门降金,城遂为金兵占据。金人入城,看到陈遘尸体,齐叹息曰:“南朝忠臣也!”遂将陈遘尸首收敛而葬。

    平安回纥人明洪武年间任定州督都,才力过人,谋勇无匹。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平安到中山赴任时曾说:“定武,朕之北门,朕知尔才,特以授尔,勉之”。平安到定州后,修城池、备器械、练将士,成为保护明王朝北大门的锁钥,使外寇不能入内。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靖难”兵起,欲进兵南京夺取王位,经过定州时,平安率兵抵御,在白沟河大战数十天,燕王兵不能攻下定州。朱棣亲自出征与平安交战,被平安击败撤退。平安急追,但由于马失前蹄被燕兵俘获,燕王劝他归降,平安只求一死,燕王见他勇武忠义,放他回城。平安回城后继续整饬军队,增添士卒,以求南攻,但大势已去。此后燕王攻克南京,即位为明成祖,天下即定。于是平安自鸩而死。明成祖朱棣知道后,赞叹说:“我从天下所选武士不过三人,像平安这样的也只有一个呀!”

               全文完

    原题:(原创) 定州古城/古槐/迎泰门    2012-04-28 12:27    发表

    2018.12.31      阅读(3000)| 评论(2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定州:古城/古槐/迎泰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hp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