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在网上瞎溜达,“一人不入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独坐莫凭栏”之类所谓的谚语不知多少次遇到了。
以笔者看,此谚语完全就是个拼凑出来的小段子。怎么说呢,先看最后一句“独自莫凭栏”,明显就是一句文人惯熟的书面语呀,文绉绉的,跟前三句的俗人土语纯粹两个来历。也就是说,“独自莫凭栏”十有八九是某个好事的文化人加进去的,乍看填补了个空缺,实际狗尾续貂。
剩下前三句里的“三人不抱树”实际也是拼凑来的。咋说呢?跟前两句也不咋搭呀。
先说前两句“一人不入庙,二人不看井”,真堪警世之语也。旧时交通欠发达,路途艰难,但也全非坏事,对商贸贩运从业者尤其如此,运输过来买卖得成准赚大钱呗,“乘上之急,所卖必倍”就是这意思。古时的贸易结算也笨重累赘,上路之前盘缠其身,之后晓行夜宿。倘若夜宿于客栈呢则相对安全一点(黑店其实也不少),倘若怜惜银钱借宿于荒庙破寺,那就多有不虞之事了,恰恰彼时的抠唆鬼也多得是,那种掂斤播两,数米量柴的守钱奴,吝啬鬼,瓷公鸡贫骨头真是不乏其人,“贪婪意不休,为锱铢舍命寻争斗”。与此同时呢,古时不仅乘夜黑风高打家劫舍者时而有之,庙观之中野和尚甚至假住持等不良之辈,一个人行路晚间逢庙欲住,无良僧侣见钱财路费,顿起歹心自然也就不足为怪;如若独身烧香求佛还愿的女子,则更不客气,为所欲为,反正月黑风高,无人看见,为非作歹之事自然也就出现了。
唐人无名氏诗:“巫山云雨入禅房,藩篱情深卧鸳鸯。辩机腰斩刑场日,长歌当哭美娇娘。”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一个人去寺庙上香,最后却把辩机和尚害死了。倒不是进香的女子被吞噬在花木神幽的禅房里,反而是将当家和尚(唐玄奘的弟子呢)拖进了杀场。人家那是公主之身呐,若一个平常女子呢,怕就是另外的一种结局了。总而言之,道观佛门,古往今来一直都是比较凶险的是非之地,少去为佳,弄不好就是羊入虎口。民间俗语“宁挨十座坟不挨一座庙”就是这么来的。
“二人不看井”给予的提醒则更加简单:看上去彼此熟稔的两人,手挽手有说有笑走向井台,面对井口。那没事到井口干嘛呀?喝水呀。其一趁另一低头附身喝水之际突然间在身后猛然一推,后者顿即“哎呀”一声掉入井底,继而踪影全无。算来前前后后连半袋烟的工夫也没有,正所谓人不知鬼不觉,连老天爷也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只一瞬间的事儿嘛。行凶作恶罢了,下意识捻捻双手,去了心病,得了钱财,没事人扬长而去——堪称普天之下效率最高且了无痕迹的索命之法。
《西游记》中有一章节讲到乌鸡国国王和天上下凡的青毛狮子精在御花园赏花饮酒,结果两人走到八角井跟前时,青毛狮子精让乌鸡国国王看看井里有何物,就在国王伸头看井的时候被狮子精给推到井里淹死了,后来唐僧一行师徒四人路过此地,孙悟空去太上老君那里讨到了九转还魂丹将国王救活。故事大人是虚拟的,但你我知道,文学作品里的情节从本源上说无一不来自现实生活。
或曰:“一人不入庙,二人不看井”的佐证在史料里似乎寥寥。问题是,这也正是这两种“索命”之法的可怕之处:缺少见证,没有目击者,地界还万分隐蔽,更没有眼下的摄像头之类。别说早先,即便现在要破获此类命案,亦非易事。
相比较于“一人不入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就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了——一般的解释是这样的:三个人抬木时,倘若两人联手要害另外一个人唾手可得,因为三人才抬得起的木头是很重的,被害的人站在中间,首尾两个人一松手,树木足可以将其压成柿饼。被害人站在首尾任意一端,中间的人只要往另一端移动,同样会压死被害人。
此解释未免有点不着边际,因为木头是扛着的,又不是绷在肩膀上,稍一仄身木头就回滚落着地的呀对不?何况“抱树”与“抬木”压根儿还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动作。
那何种情形下需要“抱树”呢?是这样,在农村,若有人要买木头时,会先到村子四野打量遴选,选中了则与主人谈价。树木越高越粗壮自然出材率越高,不过,旧时农人并不会像今人带个皮尺什么的,通常会在齐胸高处双臂一抱(也叫拦,一抱或一拦通常五尺),那树木周径就估摸得差不多了。——那么,假如起歹意者趁抱树者双臂搂住树干时,抖展开绳子且迅速将对方绑在树上,之后逼迫其怎么怎么,从想象上从理论上说是有可能的。但实例呢似乎从未听说过。
总之,“三人不抱树”实在是令人莫名其妙的一句话。连意思也不明,那警示意义那就更谈不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