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焦点团队
和文化心理-好妈妈成长团
王建花原创分享第842天第924篇
咨询挑战本周3次,总1096次
【读书笔记】
关于人类的需求,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他把需求分成了从低到高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对我们养育孩子很有指导意义。
简单地说,孩子的每个负面感受背后,都对应着某种需求没有满足,家长如果能够识别是哪种需求,然后去满足孩子,就能解决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即使孩子在表达正面的感受和想法,家长也应该看到背后的哪些需求得到了满足才让孩子这样表达,进而以后继续加强。
生理需求是基础的食物、水、空气和睡眠,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还没有复杂的心理,生理的需求占据主导地位,你可以回忆一下,那个时候的孩子哭闹无非是身体的不舒服——渴了、饿了、困了、冷了、热了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需求仍然在起作用,但是相比其他的需求更容易满足,重要性也就没那么大了。比如有的成年人在饿的时候会很烦躁、心情不好。
安全需求,孩子需要感受到自己到生活环境是稳定、受保护、有秩序的,而不是充满变动和让自己害怕的事物。比如我们都知道孩子害怕巨大的声响,可能会被吓到。有的孩子会怕黑、怕鬼、怕陌生人,当然这些害怕更加复杂,不只是和安全需求有关,和更高一层的归属与爱的需求也有关。
归属与爱的需求,对于成年人来说,这种需求的满足来源很多,爱人、亲人、朋友、社区、网络、工作单位、大到祖国,都可以满足我们归属与爱的需求。但是孩子的世界很小,特别是6岁以前,他的归属感和被爱的需求基本上就是来自于家庭和爸爸妈妈。这也是家庭教育对孩子十分重要的原因所在。
尊重的需求。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会对家长说“你不尊重我。”那么到底什么是尊重呢?这里的尊重不是下属对领导的尊重,而是人与人之间互相的允许、包容甚至欣赏。孩子的日记不想被别人看到,家长就要允许孩子的这个边界,而不能因为自己想了解孩子就擅自看孩子日记。如果孩子经常被家长尊重,最后孩子就会尊重自己,形成自尊的品质,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能够保护自己、照顾自己的,在生活中也有能力拒绝他人的不合理要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务,也就是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天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就自己、造福社会。可以说这也是家长养育孩子的终极目标,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都希望孩子自信、独立、有责任、有同理心等等,当然这也是非常困难的。
2022.6.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