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花非花诗集
(原创)山沟沟里的梦——(十四)山沟沟里果香飘,这是一种传承

(原创)山沟沟里的梦——(十四)山沟沟里果香飘,这是一种传承

作者: 木易水车 | 来源:发表于2024-06-28 11:17 被阅读0次

          自从我搬到“菜地”附近的新家,开始了我新的生活规划,秉承着要想富先栽树的发展理念,其实这也是“退耕还林”的宣传标语。

          这条山沟里的好多树都是我爷爷带着父亲栽植的,爷爷没有享受到栽植果树带来的幸福,早早就离开了我们。父亲继承了爷爷的遗愿,依然坚持在这条山沟里栽树,有用材林,更多的还是果树。也是为了有更多土地资源栽树,父亲还举家搬迁到山沟,或许这就是因地制宜,实现最原始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来到山沟里,我又跟随着父亲一起栽树。在我家还没搬到山沟时,我跟着爷爷一起来过,那时的我,也就跟着跑跑腿而已,最多也就是扶扶树苗,递递铁锹。后来,跟随着父亲一起来过山沟,我不再是简单地扶树苗递铁锹,已经可以挖树窝、提水浇灌了。

          三岁那年,在一个秋天的午后,我听爷爷要上山进沟,就闹腾着也要跟随上。上山时,爷爷背上了我,父亲背着树苗,还扛着铁锹。来到了红崖洼,这里是个塌山,听说很早以前,因为山体滑坡形成的几块土地,地势相对平坦,爷爷为了防止我乱跑,用绳索把我拴在一棵树下。爷爷挖坑栽树,父亲在涝坝挑水浇树,他们各忙各的,根本顾不上照看我。虽然我不哭泣不闹腾,但是还有些淘气,偷偷解开绳索,看到小树苗周边浇了好多水,就溜达过去,用小手“挖渠引水”,爷爷回头看着我玩得开心,也没多管。没过多久,他们带来的树苗也栽完了,父亲孩子们挑水,爷爷去另外一块地里,查看前几天栽的树苗。父亲挑水回来,看到十几棵树苗躺倒在地,那是我一棵一棵拔出来的。父亲生气地抱起我,或许要打我,这时,爷爷也回来了,坦然地说“娃娃都能拔了,说明咱们没有栽好”。我再次被一条绳索拴在树荫下,这也是那个时代孩子的普遍待遇,大人干活时,天气不好拴在炕脑,天气好了拴在地头,还好照应。

          当然,拔树苗的这件事,我是无从记忆,毕竟当时只有三岁。有一次我在新开辟的“菜地”里,栽植几个从平凉引进的新品种桃树时,父亲站在地坎上,给我讲了“他和爷爷栽树我拔树的故事”。

          “老爸,那不是我在破坏,我看你和爷爷的树没有栽植好,要是栽植好的话,我哪有力气拔出来呀”我笑着说。

          “你知道栽树要栽好的话,就不用我再操心了!”父亲笑呵呵地说。

          父亲看见我挖了一个将近一米深坑。又走近看了看,满脸疑惑地问:“就栽个桃树呀,为啥还要挖这么深”我浅浅一笑,说到“这个技术有专利!”

          接着,父亲没有说话,像个小孩一样,站在那里一丝不苟地看着。深坑挖好了,我又在坑底填埋一些干枯的柴草,接着用地面的“活土”又填埋了一截,这才放进树苗,还是用地面的“活土”填埋树苗,在离地面二三村还留了一个蓄水坑。

          我栽种的树苗,不仅成活率高,还长势喜人。在栽植果树上,父亲更放心了我的技术了,他更希望我把山沟沟栽满林木、果树,这也是爷爷临终前交代给他的任务。毕竟父亲也尝到了栽植果树的甜头,果实不仅可以用来自己吃,还可以拿到外面出卖,换回很多生活用品。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随着政策的调整,我开始在山沟里的沟沟壑壑、山坡沟洼,栽植上了用材林,杨树、柳树居多,这两类树木,在我们黄土地上用途相对多一点,可以用来盖房搭棚、制作家具。在我看来,关键是它们易活易成材,更有益于保持水土,这是我从大涝坝、小涝坝和对面洼的鲜活例证看到的。

          在我的庄基的周边相对平坦的沟洼,以及“菜地”,也就是过后的自留地,我都栽植上果树,大多数是我们这里常见的果树品种,但我在果树的更新换代总是走在其他村民的前面。我喜欢在平凉寻找新改良的树品种,后来还去过甘肃的静宁、庄浪等地,也去过陕西的泾川、庆阳等地,我们常说“静宁苹果庄浪的桃”。购买树苗换代快是确实快,但树苗的价格太高,我只能向村民要几根枝条,其实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树接穗,回来在杏树、山桃树、酸梨树上嫁接,我早就从爷爷、父亲那里学到了嫁接果树的好手艺。

          我也嫁接出来一个树干,多种品种的果树,或许这是科学发展之路,因为花期等不同,在果园管理上不便,但观赏价值还是有的。一棵苹果树上,结出了红、黄、青三种香蕉苹果。一个桃树上,同时有一个枝干上结出了桃了,两个枝干上接着李子。当然,这只是我在尝试,没有推广。

          我的嫁接手艺名不虚传,插秧、热粘皮、高头换接,我无所不会,成活率也是一流的,嫁接技术我也会毫不保留地传递想学习的村民,我也是有徒弟的农民。

          每次采集接穗,只要我发现优质的果树品种,我都会尽量地多采集,回到村里,多余的还会分享给村民,总想着村民在第一时间,把果树改良换代,提高水果品质。

          庄基周边的荒地、自留地,甚至在条件相对好一点的沟沟壑壑,有条件的地方,我栽植上了果树。后来,我破天荒地在承包这里也栽植上果树了,让我兴奋的我的经验还在彭阳县全域,乃至周边市县宣传推广。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的精心打造下,一个小小的山沟沟果园已经初具雏形。每年从吃杏子开始,陆续成熟的有李子、桃子、苹果、葡萄、梨、核桃,冬天甚至在春天,家里还可以吃上冬藏的苹果和梨。在那个年代,彭阳的红梅杏还没有的,但父亲和我早就从平凉引进了“大接杏”,黄色、黏核,甜中有酸,在重量上至少比我们老基本杏子大三倍。在20世纪90年代,这两棵“大接杏”还被当时的林业部门认定为“地理标识”品种,但杏树的改朝换代太快了,也就没有下文了,不像今天的“彭阳红梅杏”,成了众人皆知的高端产品了。

          在二十世纪90年代,彭阳菜市场流传着一句话:“红河西瓜杨南沟的桃,周沟李寨青菜水里捞。”杨南沟的桃就是这条山沟沟里产的桃子。

          2000年前后,自留地、承包地、拍卖的“四荒地”,几乎都栽植了果树,在陡峭的山沟还有一些用材林,我的绿化面积近200亩,大多数是果树。有一次,一位记者在观景台上问我,“老杨,你的果园现在有多少亩多少棵?”“我的果园就是这一面山坡,多少棵果树,我还真不知道,有条件的地方我都栽上了树。”我指着眼前的山坡山沟。

          现在,我已经七十多岁,曾经的果园划分给儿子管理,三个儿子也传承了我的手艺,他们和我一样喜欢栽植果树,在果园管理技术上甚至比我还有经验。我的孩子们,在经营自己果园的同时,还经常外出嫁接、修剪果树。

    (文/木易水车  晓阳泽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山沟沟里的梦——(十四)山沟沟里果香飘,这是一种传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ly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