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个160斤的孩子

一个160斤的孩子

作者: 西门吹饼 | 来源:发表于2018-04-13 11:20 被阅读0次

01

你没看错,标题就是一个160斤的孩子,而这个重达160斤的孩子不是别人,就是我。

不过首先要说明的是我已经成年,160斤是我的体重,但我并不是侏儒症患者,身体跟正常的成年人没啥区别。那为何我还称自己是160斤的小孩子呢?

请原谅我标题党了一次,但我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标题党,关于我称自己为孩子的缘故,且听我道来。

02

我的老家位于河南南部的一个小县城,属于国家级贫困县,不过我家并不在县城,而在乡下。虽然老家很贫穷,但是坦白的讲,我从小到大并未吃过苦头。生活虽然谈不上富足,但跟身边同龄人相比远比它们日子过得舒坦。

而这都得益于我的父亲。我5岁那年,父亲从部队转业以。由于父亲在部队是一个小干部,所以在转业安排上比较顺利,很快就被安排到了一家事业单位上班。

父亲凭借他的聪明才干,很快就做到了一个基层领导的位置。因为父亲“吃皇粮”缘故,所以家里就只能养我一个独生子,也正式由于父亲,小时候我才过上了不用吃苦,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小时候的情景经常是:“别人家的孩子,放学以后,要去帮父母去田里干活,帮父母洗衣服、做饭、照顾弟弟妹妹。而我只需要吃着零食,看着电视,等待着妈妈把饭端上来即可。”

不过虽然我并没有吃过苦头,但是我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勉强算是个“中等生”,我想这也跟我学习不愿意吃苦有关系吧。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我18岁。

17岁那年,我读高一,因为自己是在读不进去了,就辍学了。从学校出来以后,跑到广东一家台资鞋厂去打工。因为受不了领导的管教,受不了流水线般枯燥的生活,受不了同事的排挤,辞工不干了。

辞工的时候,压根没想过下一步该如何走。只想着先回家歇几个月,反正家里有爸妈,在家里歇着的时候,再想出路也不迟。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我回老家“养膘”的那段日子里,父亲出了车祸,家里的顶梁柱没了,往事不堪回首.......

03

父亲去世以后,母亲由于没有工作,加上又不认识字,无奈只能跟奶奶一起,继续回归种地,当上了农民。

这一年,我18岁。料理完家里的一摊子事以后,我的个人出路事宜,提上了议程。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议论的,因为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打工。

这一年,我孜身一人来到了上海。我一个人找工作,找房子,换工作,换房子.....

最长的工作,做了半年。最短的工作只做了一个礼拜。今天看来,当时频繁跳槽的原因看似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不愿意吃苦、不愿意受气、不愿意碰壁。老想着还会有更舒适、收入更高的工作再等着我。说白了就是逃避。

其实跳来跳去,都是一个样。

04

目前为止,我从事的工作是一份销售的工作,工程销售,已经从事了近5年。仔细回想一下,这5年来,几乎没有任何长进。也就是勉强维持个生活,过个小日子,小日子还得省着过。

销售的工作,底薪其实没有多少钱,底薪也就勉强维持生活。想获得更多收入,只能靠业绩提成。坦白讲,最近两年来,我一直做得都是老客户的生意,没有新客户。可是自己不去开发新客户,老客户最后越做越少,自然收入也越来越少。日子过得可谓捉襟见肘。

我明明知道开发新客户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可是就是迟迟不愿意行动,找各种理由为自己推脱。仔细想来,自己就是在逃避吃苦,逃避开发客户的拒绝,逃避一切不舒适的感觉。只要自己还有一口饭吃,就不愿意离开舒适圈。

我曾经不止一次跟我老婆开玩笑:“等哪天做个大单,挣上100万,就退休,回老家种个几亩地,养点鸡鸭,多好!!”

自己也算是闯荡江湖快10年了,其实骨子里没有一点长进。看上去离开了原生家庭,离开了父母,看上去过上了独立的生活,其实骨子里还是一个小孩子。不,应该说骨子里还是一个婴儿。

05

前几天,看到了一篇关于“妈宝男”的文章,看上去我跟妈宝男完全是两回事,其实仔细思考,都是一回事,我们都属于“巨婴”。

婴儿在母亲的子宫里时,或者说是在母亲襁褓中时,自己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在母亲的全权庇护下,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能够得到温暖和舒适,饥饿与寒冷都被母亲屏蔽在外了。

而当婴儿离开母体,或者自己独处时,婴儿就会哇哇大哭,因为他离开了自己的舒适区,首先感受到的是外界的寒冷、饥饿、与无助。

虽然我们摆脱了婴儿时期的寒冷、饥饿与无助,但是我始终不愿意踏出自己的舒适区。

这里引用吴伯凡老师的一个观点“自在与自由”,看上去这两个词都是一回事,但在吴伯凡老师看来完全不一样。

自在,你独自占有一个快乐的空间,不需要思考,不需要选择,你只是一个附庸,一切的事物都全权委托给那个母体了。

自由是什么呢?自由就是你什么都要自己主动来干,自己来思考,自己做选择,做决策,并且承担决策的后果,这才是自由。

自由说起来好听,但实际上自由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你的自我建立起来的时候,你要承受自由带来的种种不舒适,以及建立自由后所要承担的责任。

从我们脱离母体,再到走进社会,我们就面临着来自这个真实世界的种种挑战,以及各种各样的凶险。我们要想获得自由的权利,就必须同时接受与自由紧密关联的代价-----痛苦、选择、以及自由所带来的强大压力感。----------吴伯凡

06

很多人不愿意承担自由带来的痛苦,比如不愿意自己主动去干,不愿意去思考,于是就尽可能的依附“母体”,回到“舒适圈”。就像我,依附自己的公司,依附自己的老客户。总想着回到自己的“桃花源地”

巨婴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与每个人的心中,战胜心中的巨婴,踏出舒适圈,这也许是我们一辈子的功课。让我们勇敢一点,勇敢的踏出舒适圈的第一步,哪怕只是一小步,也是一种进步。

从今天起,开始去打第一个陌生电话,陌拜第一个陌生的客户,去给那些以前拒绝我们客户做一个回访。去链接我们生活中想链接,又一直不敢,不愿意去链接的人。去做我们一直想做的,而又一直没去做的有意义的事。

选择“不舒服”,才会收货新知,坚强、自信。不做巨婴,拒绝依赖和依靠,拒绝逃避和借口。

相信你自己,也相信我自己,让我们自己快速的从一个孩子成长起来。

相关文章

  • 一个孩子的问题不是一个孩子的问题

    《教子心理学》---凌康桐先生课程摘录分享 一、父母对子女的关注及教育重点: 1.令孩子(身、心)健康---培养孩...

  • 一个孩子or多个孩子

    简书的第二篇文,想写下今天拜年的体会。 虽然是城市户口,但一直生活在农村,看到过有人家里小二楼的辉煌,也见到过孤苦...

  • 陪孩子读《一个部落的孩子》

    几天前就收到这本书,封面是清新的颜色,一个穿着树叶衣服的孩子与一只狗熊四目相对,这画面让我很喜欢。但是我并没有急着...

  • 一个孩子与多个孩子的家庭

    记得我小的时候,母亲骑着那种笨重的、带有横梁的、当时流行的自行车去外婆家,年幼的我总是坐在横梁上,东瞅瞅西看看,唯...

  • 你的孩子只是一个孩子而已

    一位父亲的忏悔 孩子: 当你睡着时,我要跟你说一些话。几分钟之前,正当我在书房看报纸时,一阵懊悔的浪潮向我袭来,使...

  • 接受孩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昨天晚上孩子作业少,学校老师让做一个关于春天的手工,她很快做完了。 她拿给我看,我不太满意,因为太简单了,就像幼儿...

  • 一个孩子的张望

    谁的衣裳, 放错了地方, 东张西望无有回响。 猛然察觉是我的失常, 竟抬起脚迈错了方向, 误入了谁家的长廊? 莫惊...

  • 一个孩子的内心

    每次看到你的愁眉苦脸,比看到什么都难受,有时候泪水总是会忍不住的往下流,不知道是觉得心酸,还是觉得可怜。心里有种说...

  • 一个孩子的心愿

    在这人世间,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插曲,也许别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会让你否定之前所有看法,也许因为别人朋友圈的一场...

  • 一个孩子的愿望

    文/逐梦水乡 当有的孩子愿望是穿名牌服装、买苹果手机时,还有孩子的愿望仅仅是过一个生日,吃一次生日蛋糕。 前几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160斤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nq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