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书看的不少,知道的还是很少?原因出在你不是真正看懂了这本书

书看的不少,知道的还是很少?原因出在你不是真正看懂了这本书

作者: 拾光击 | 来源:发表于2019-10-04 11:07 被阅读0次

    当你看完一本书,急不可耐地转头跟朋友说:“这本书真好看!”

    朋友立马很捧场地问:“有多好看?”

    顿时你懵住了,脑子里有很多人物很多细节很多场面,但真要细说哪里好看,还真说不上来。一口气憋在心里,上不来下不去。

    这个时候,可不是歌里唱的“有些人说不出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的浪漫时刻,你可能只是没看懂这本书。

    书人人都会看,世上更不乏爱看书的人,但怎么看才算看懂了?

    (一)为什么我博览群书,但一点长进都没有?

    很多人经常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看了很多书,却看过就忘?难道是我的记性不好?

    我也是,小时候没有什么娱乐项目,渐渐就养成了看书的爱好,书的种类不挑,什么童话、寓言、名著,甚至连《故事会》、《知音》之类的书都照收不拒,有什么看什么,也不管是不是看得懂。但现在回想起来,除了流传度较高的《灰姑娘》、《海的女儿》之类的名篇,记得最深刻的竟然还是在学校学过的课文。

    这种情况,记性先放一边,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你只是看过了这本书,并没有真正看懂这本书。

    事实上,阅读跟写作一样,是一项门槛低但提高难的技能。门槛低,是因为一个人只要识字就能读书,但会读书不一定就能读好书。要将一本书真真正正读进肚子里,变成自己的东西,还需要经过有意识的训练才能实现提高。

    (二)“看过了”与“看懂了”

    阅读分为“看过了”与“看懂了”两个阶段。所谓“看过了”就是真的是字面意义上的看过了,主要用的是眼睛,将一本书、一篇文章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看完了,这个时候,脑子清不清醒不重要,反正看就完事了。

    遇到比较晦涩的词句段落,就会出现“每个字我都认识,但连起来就看不懂了”的尴尬情况。那是因为你没有带上大脑一起看书,就如小时候的我,看了那么多名作家的作品,现在却连一些作品的名字都记不清楚。

    而“看懂了”就是“看过了”的进阶版,主要运用的是你的大脑。当你在看完一本书或者在看书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字句、段落传递出来的感情、思想影响到你,你会因此而受到触动。

    读懂一本书后,你会同意或者反对作者在书中的观点,你会被书中的观点说服、启发乃至被影响。好比我最近重读收录进小学课文中的《城南旧事》后,(传送门:改编成电影,选进小学课本,《城南旧事》关乎成长,更关乎离别)对于课文中作者描述自己与父亲的深厚感情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作者在书中通过细节刻画出父亲的生动形象,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亲的敬爱及怀念,都能从作者的笔下实打实地感受到,而不是通过老师划重点背思想感情死记硬背下来的。

    (三)怎样看懂一本书

    看书要看进脑子里,才算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在看的书。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如何才能读进脑子里,读懂手头的这本书呢?

    正如迈出第一步前要先知道终点一样,我们在寻求做一件事的方法论前,需要先明确做这件事的目的。阅读的目的一般有两种——娱乐身心获得知识。前者并不需要什么阅读的方法,怎么开心你就怎么看;而后者大部分是应用在比较枯燥的干货类书籍上,如果要真正在书中学有所成,对于阅读的方法还需有所侧重。

    如何阅读一本目的为获取知识的书?《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莫提默·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给出了一个“四步走”的方法:

    01 确定种类与主题,找清书本定位

    在拿到书本的时候,先看看简介,再粗略地翻一翻,将这本书在你脑海的书架中分个类。分类的维度多种多样,可以按实用性划分,可以按学科划分,主要的目的是让你找到书本的定位,对书本有个粗略的印象:我是否读过相似的书籍?

    如果否的话,我能从这本书中收获什么?然后带着问题进行下一步。

    02 弄清文章主旨,判断读下去的必要

    有了初印象后,继续翻书,这次主要看书本的前言、目录、索引,验证这本书是不是能达到你的预期。就拿《如何阅读一本书》为例,看书名就知道它应该是一本教人怎么阅读的书,那这本书最基本也应该包含“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阅读?”这个问题的答案。

    当你翻阅过后,感觉这本书应该能带给你某方面的知识,并且能用一句话简短的话概括这本书的主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开始认真读这本书了。

    03 找到主要部分,搭建书本框架

    有价值的书一遍是看不完的。面对这类书,我们要做的是不管中间出现的生僻字眼、晦涩的段落等,先埋头通读一遍,将基本的框架及核心的理论在心中有个大致的印象,也就是“看过了”这本书。

    然后开始输出。将你记得的框架及主要部分用纸笔或思维导图梳理记录下来,先把记得的部分一股脑写下来,再回过头一边看书一边将空缺遗漏的部分补上,书本的脉络走向通过大脑输出,逐渐在笔下清晰现形。

    04 搞定核心问题,读懂一本书

    有了框架,可以进行“读懂”一本书的最后一步了——找到作者写这本书想解决什么关键问题,以及你看完这本书后是否从中学习到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关键问题就是教会人们怎么科学有效地阅读,如果人们看完这本书,学习到了这个“四步走”的读书方法,那作者就成功了。而作为读者,你也成功“读懂了”这本书。

    学以致用才能学有所成。以上四步虽写起来只有短短几百字,要真正做好却少不了费一番功夫。但话说回来,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你这么精细地读,选择你值得读的书籍,特别是阅读实用性较强、干货较多的书籍,更要采取“在精不在多”的原则,一本理论全面、阐述深刻的书,顶过许多本相似的书籍。掌握一本书的阅读方法,将使你的阅读旅程更加科学高效、妙趣横生。

    正如莫提默·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所言:

    “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每一本你看过的书,都将融进你的血肉,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中展现出来,愿我们都能不辜负每一本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看的不少,知道的还是很少?原因出在你不是真正看懂了这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oj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