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凌清清

周末,带8岁的女儿去上兴趣班。前一天晚上我还在想,近期好像没怎么听女儿叫嚷着不去兴趣班,看来她已经养成习惯了,真好,总算省心了。
没想到,前天晚上的想法就像乌鸦嘴一样。第二天上下午的两个兴趣班,她都表现出很强烈的情绪,拒绝上课。这给父母的挑战真不小,很多父母在这种情况下,会先劝说孩子,孩子如果执拗不去,最后会忍不住咆哮孩子。即便过去我成功处理过很多次她的这种小状况,但这次我依然觉得很烦躁。我知道自己不能着急,于是我赶紧深呼吸,带着觉知来处理这件事情。
“是哦,坚持做一件事情的确不容易,妈妈有时候也会不想去。”首先,共情她的心情。
“虽然不想去,但是还是要去。妈妈知道你不想去,所以妈妈会陪着你一起。”接着,表达我的想法,并主动提供支持。
女儿躺在床上继续叫嚷:“我不想去,就是不想去”。我站在床边温和地表达:“是哦,但是要去哦。妈妈会陪在你身边的。”对话持续了大概两三分钟,女儿突然无奈地起来,换上外出的衣服。脱衣服时,她边用旧衣服遮住身体关键部位边套新衣服。我马上向她伸出大拇指,赞扬她很会保护自己。
没想到这个欣赏,让她开心地大笑起来。这一声笑声,立刻带走了她的负面情绪。我由衷地欣赏她的情绪调控能力好,能接纳无法改变的事情。女儿更开心了,牵着我的手走出了家门。
(本文图片来源6Q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