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春风望野阔,秋痕入梦遥!

春风望野阔,秋痕入梦遥!

作者: 可乐宝宝 | 来源:发表于2018-02-05 22:30 被阅读74次
    图片来源网络

    题目出自格非长篇小说《望春风》,嗯,里面的一个小细节。可能一般人不会太在意这两句诗,可是我却在第一次阅读的时候,就认真地记下了这简单又意蕴深刻的十四个字。

    第一次知道格非这个名字,还是因为中学时候好友企鹅荐读的《山河入梦》。嗯,这本书我也推荐过。关于这部小说,作家毛尖评价是:格非以《山河入梦》的力量平衡了一个时代,在爱情都变成脱衣舞的世界里,夜夜夜宴,黄金金金,小说却以感人至深的梦想为我们最深处的绝望拉上了帷幕。

    说回正题。

    关于《望春风》,能说的实在太多。先说说编辑强力安利的卖点吧:

    《望春风》是格非获茅盾文学奖后的首部长篇大作,亦是集其30年文学创作精华的成熟之作。《望春风》具有微缩中国乡村当代史的意义,在创作过程中备受文坛、媒体和读者瞩目。

    嗯,茅盾文学奖+格非全新力作,怎么看,都是一波大卖的景象。

    其实就我看来,《望春风》也许不是格非写得最好的作品,但一定是格非最好读的作品。至少这一次,我可以忍耐密密麻麻的排版,一口气把整个故事读完。这就说明,文字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我对于密集排版的抗拒。

    可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乡村是无可回避的精神源泉。毕竟我们国家自古是农业大国嘛,所以绕到最后,《望春风》其实算是完成了一次几乎不可能的返乡之旅。嗯,从故事层面到精神层面的“返乡”。

    图片来源网络

    都说人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另一个就是精神原乡。而巧的是,无论时代如何改变,在“我”看来,儒里赵村永远是我的根,是午夜梦回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关于书中格非对“回乡”之旅所做的努力,我在某瓣上看到了一个相当中肯的评价,所以特地载来,与诸君共赏:

    “以回到“过去”来看“当下”的观念,将余韵悠长、值得咀嚼的历史片段,置于时代长河背景的“桃花源”气象,如“清明上河图”般娓娓道来的手卷写法,描绘乡土中国的活色生香,发见普通人的高贵品质,定格日常生活的瞬间永恒。

    “江南三部曲”写江南,《望春风》则是对江南故事最为专注、集中和彻底的表达。相对于“江南三部曲”,《望春风》更接地气,更加沉稳,更有温度,更多地关注时代洪流下乡村的人情之美。在对历史的沉思中,用宏阔又精致的结构,以及极为老辣纯熟的文字,对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作了告别。同时,为读者打开一个小小的山口,‘仿佛若有光’”。

    我喜欢格非笔下的这个儒里赵村。它就像浮躁社会中,人类关于乌托邦的最后遐想,也像是陶潜笔下的桃花源,可以躲避一切喧嚣纷扰,把整个浮华世界都拒之门外。

    图片来源网络

    从叙述者“我”,也就是赵伯渝零零碎碎的记忆中可以窥见:古时的儒里赵村,应该是有着显赫历史的一方吉地,居住着传说中的“世代簪缨的高门望族”。即便社会动乱时期,这里依旧自给自足,民风淳朴,波澜不惊。

    举个例子,解放后,经历了土改、反右、大跃进、公社化、文革、上山下乡种种变革大事的儒里赵村,依然凭着深厚的精神文化传统和以血缘恩义为基底的村庄内在秩序,保证了各个家庭的风平浪静,也保证了历史洪潮中,每个小人物都能够各安其生,甚至是有惊无险地渡过了文化大革命这一段特殊的社会政治历史时期。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儒里赵村躲过了政治敏感的时期,却没有躲过经济的高速发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古话,诚然不错。自从乡镇工业迅速发展之后,儒里赵村的土地和灌溉水源,都被镇上的化工厂、造纸厂污染,后来又经历了改革开放,一半的村民离开了祖祖辈辈守护着的土地,外出谋生,至于另一半,则赶着经济发展的大潮,忙着办厂、开店、个体经营,每个人似乎都钻进了钱眼里,出不来了。

    到了世纪末的时候,整个儒里赵村,算是完完全全地被外来资本吞并干净。原先的房屋都被拆迁推倒,村民们被安置到了镇上小区里。整座村终于彻底沦为无人问津的废墟。

    而一开始在全村人艳羡的眼光中奔赴南京投靠母亲的“我”,在外漂泊几十年之后,却带着无改的乡音和衰败的双鬓,回到了故土。只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从鸟啾鸡鸣、炊烟冉冉、风景如画的过去,到“为荒草和荆棘掩盖”、“远离市声,惟有死一般的寂静”的现在,“我”心心念念的那个归处,早已不复存在。“我”举目四望,皆是疮痍,可“我”除了悲不自胜,却无能为力。

    图片来源网络

    评论家说,“从“我”回忆中这个消失的村庄,也存在于当下中国好几代人的童年记忆里。建立一个家园、形成一座村庄,需要上百年、若干代人的努力。毁掉一座村庄,往往只需要一代人甚或一瞬,从被侵蚀的精气神,到出逃的人口,直至一个空间意义上的存在完全被拆除,老屋变成了废墟,连凭吊的标属都被铲除殆尽。”这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只是时代巨轮滚滚向前,伤怀的,总是一些重情无以自拔的人而已。

    最后,我喜欢这本书的另一个原因,我在书里,看到了童年的自己,也看到了民风淳朴,单纯美好的过去。没有“人心不古”,没有争名夺利,甚至花花肠子也比现在少;虽然也有贪婪自私的人性,也有虚荣懦弱的阴暗面,但总体是和睦喜乐的,大抵因为那个时候的人们,还都心怀信仰,有所敬畏吧!不像现在,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鲁迅先生说的没错,悲剧就是将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儒里赵村的消失,让人倍感唏嘘的原因,大抵就是它代表的,都是干净清澈的美好,而今却荡然无存,两相对比,却只能厌倦叹息。

    以上,祝好,以及晚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风望野阔,秋痕入梦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qw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