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道DISC,到认识DISC,到最后的成为一名DISC的实践者,我感觉自己在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
2018年3月14日——白色情人节的晚上八点,我将永远记住这个时间,我成功的在这条道路上再跨出一步,完成自己时长为1.5个小时的翻转课堂的分享。
我很感谢张斌老师的推荐和介绍,让我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很感谢“开门七件事”的所有伙伴,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我去成长,去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更感谢我自己,没有懈怠,积极主动的去读书学习,成为想要的自己。我想我对DISC的感情应该是至死不渝的,就像这个节日的来临一样,任谁都不可能阻挡和干扰,我更相信这个家庭的所有人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至亲之人”,大家“相亲相爱一家人”。
我的分享主题是“DISC+有效沟通”。
“沟通”这个题目非常大,但是我对它的了解非常少,仅限于我在培训课堂中听到的同事的说解。学习DISC之后,我明白了其实每个人都没有错,只是他们依自己的性格做出了当下对自己来说最好的选择。同时,“凡事必有四种解决方案”,我看到的(或者说我更想去表达出来的)只是站在我的角度,依照我的性格背景更好的解决方案。所以,我选择沟通,并为之做更多的功课,在1.5个小时里的体现,是我最想告诉所有的伙伴的,我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
为什么我们需要沟通?什么是沟通?DISC能帮助沟通做什么?
为什么我们需要沟通?因为沟通能够疏通我们跟别人的关系,能够解开我们内心的心结,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生理需求;因为沟通能让我们看到,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自己获得价值感和认同感——认同需求;因为沟通让我们有了圈子,让我们开始了一段又一段的关系,让我们彼此有了感情基础——社交需求;因为沟通让我们看到了和目标的距离,看到了解决方案,看到了协同合作——目标需求。在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每个层次都需要我们沟通,这是我们必备的技能,并且需要我们不断的增加经验去升级这个技能。
什么是沟通?沟通是有关信息生成意义的过程。
线性沟通模式如下图所示,是沟通双方分别为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发送者将信息编码,通过沟通渠道发送出去,接收者接到信息之后,将信息解码翻译。
交流沟通模式是沟通双方互为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同时编码和解码,并且考虑到沟通双方的不同,需要沟通双方去创造出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环境。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都有不同的价值观,都有不同的性格 ,这就造就了我们在沟通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在上图中,只有阴影(椭圆重叠的部分)越大,沟通的障碍越小。
而,DISC能够做到这一点——减少沟通障碍。
所有人都有不同的背景,我们只有在了解他,懂他,我们才能更好的沟通。
DISC最重要的是,给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份说明书——DISC报告,在报告中的“作风卡”,能够给到我们跟别人沟通的过程中该怎么说话,该怎么表达自己,该重视哪些内容等等。
最后,我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了一个沟通过程中的倾听工具——3F倾听。
倾听过程大概可以分为三种:
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听:在整个过程中主要关注自己的,选择性倾听内容,同时在听的过程中已经去想自己如何表达,如何评判别人。
以对方为中心的倾听:整个过程中关注对方,点头、微笑等,让对方感觉自己有很关注他。
3F倾听:倾听对方的感受、发生的事实和对方的需求(意图)。
最后,我们得支持原创,所有我的分享来自于:《组织行为学》、《沟通的艺术》、《高绩效教练》、《非暴力沟通》、《DISC》、《五维教练领导力》等等。
最后,感谢我的学委:跑遍四海八荒,坐拥一喵一汪的图书编辑肖爷;爱学习爱生活的湘西小土匪施小施;温柔体贴博学的旅游专家佳姐姐。还有我们开门七件事的柴米油盐酱茶各位家人的鼓励和督促,以及我们的助推大大“沛公”三个月零24天的陪伴······
相亲相爱一家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