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义仿词是仿造的新词与被仿词意义相反。
(1)希望大家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工作,促进这一工作,而不要“促退”这一工作……(周恩来《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促退”是利用相反意义而仿造的词。这种仿拟之作,正反相映,对比强烈,使作者的观点、态度,表达得更为突出、鲜明。】
(2)一个人的时间有限,才力有限,鸭子上树还不如乌鸦顺眼呢。假若我不忙,也许破出十年工夫写本有点思想的东西。可是我老忙,忙得没工夫去想。在忙中而能写出的那一点,只有幽默。这是我的“地才”——说“天才”怕有人骂街。(《老舍幽默文集》)【这里的“地才”,系“天才”的反义仿词。否认“天才”,自称“地才”,这是以幽默的语言表达出的自谦,也是对“天才”的一种反讥。这里本体和仿体同时出现,使读者一目了然,心领神会,否则“地才”是难以让人理解的,语言的幽默也将不复存在。】
(3)“未经本人许可,私拆信件是非常不文明的行为”。“臭毛病!看又看不坏,什么非“长”非“短”的!再说,你写这个不就是让人看的吗?”【“非长”是“非常”的谐音仿词,“非短”又是“非长”的反义仿词。“什么非‘长’非‘短’的!”表现出不以为然,强词夺理的态度。】
(4)有人说,牡丹是中国的“国花”,那么这“他妈的”可以算是中国的“国骂”了。(鲁迅《论他妈的》)【看了“国花”,才会知道“国骂”的含义。鲁迅创造出这个独特的词语,是对国民劣根性的无情揭露和嘲讽。】
(5)姚文元一伙在神化自己的同时,又用同样形而上学的方法鬼化一大批老干部。【“鬼化”是仿“神化”而造的反义仿词。】
(6)毫无疑问,朱世一的家庭出身是城市贫民,本人成份是工人,响当当的。当时,东胡家巷里的活字典们也在井边议论,说是朱世一这小子不能算作工人阶级,那万康钱庄是他舅舅开的,老娘舅害怕他们母子二人月月去借钱,便在钱庄里吃个空额,朱世一是拿干薪的。没用,干薪湿薪都是薪,成份是根据解放前三年主要的生活来源而确定的,朱世一只能算是工人阶级。(陆文夫《井》)【“干薪”指只拿工资不干活,据此仿造出一个反义词“湿薪”。“干薪湿薪”连用,是“不管什么样的薪水”的意思。这个仿造,信手拈来,清新自然,有着独到的表现力。】
(7)凤姐儿笑道:“妈妈,你的两个奶哥哥都交给我。你从小儿奶的儿子还不知他那脾气的?拿着皮肉倒往那不相干的外人身上贴。可是现放着奶哥哥那一个不比人强?你疼顾照看他们,谁敢说个‘不’字儿?没的白便宜了外人。——我这话也说错了:我们看着是“外人”,你却看着是“内人”一样呢!”说着,满屋里人都笑了。(《红楼梦》第十六回)【旧时男子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内人”。这里“内人”是作为“外人”的仿拟词出现的,并且有了新的含义,指与“外人”字面相对的“自己人”。凤姐一语双关,既指责贾琏把外人当自己人看,又暗刺贾琏在外拈花惹草的“混帐事”,难怪贾琏听了“不好意思”。王熙凤伶牙利齿,巧用仿词,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贾琏哪里是她的对手。】
(8).……但是乾隆是皇帝,他必须说适合他身份的话,就等于说他必须做适合他身份的事。一个隐士作出的坏诗,皇帝说出来就是好诗,因为皇帝必须统治全国,他统治下的匹夫匹妇所感想的,他也必须能感想到才行。所以一个为帝王者不得不和常人一样。(林语堂《京华烟云》)【“匹夫”,封建社会里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普通人。作者据此仿造出新词“匹妇”。“他统治下的匹夫匹妇”,意即“他统治下的男男女女”,涵盖了所有的人,语言则显得清新,诙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