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是所有上师都是佛
那有人就疑惑了:“在藏传佛教中,不是说上师全部是佛吗?”
绝对不是!如果是的化,那佛教也就不合理了。佛在经中说:“比丘,你们对我的话也要再三观察,就像锤炼纯金一样,再三观察之后,当你觉得有道理时才可以接受,千万不要因为恭敬我而接受。”
你看,佛都可以观察,更何况其他的人了!
其实,佛教中所谓的上师,也相当于世间的老师,只不过,这位老师所传授的法非常珍贵,一方面源自佛陀,一方面的确是世出世间的真理。正因为如此,你可以说上师跟佛是一样的。
而究竟来说,就像刚才所讲的,不要说上师,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相,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是佛。从这个层面而言,上师是佛,你也是佛,讲起来就成了佛依止佛,那说视师如佛有什么不合理的?
所以,讲视师如佛也好,讲观察上师也好,理解它的不同层面是很重要的。
否则,一讲视师如佛,便将世间的规律全部打破,这样偏执一端,就不是佛教的本意了。而从另一方面讲,也不要对谁都生邪见,这样不好。《涅槃经》里是讲过末法时代有许多邪师,但你不见得能看清楚,所以也不必讲许多过失,这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
那到底应该找什么样的上师呢?应该找具有功德的上师。
当然,在末法时代,所有功德都圆满的上师是很难找到的,因此《妙臂请问经》里说:显宗、密宗要求的一切法相悉皆具足的上师非常罕见,若是找不到这样的上师,那么这些法相的一半、四分之一乃至八分之一具足,也可以作为依止对境。比如,如果某个续部讲了十六种功德,那只要某位上师具有八分之一相应的功德,就可以依止。
而《集密意续》里又说:如果上师在出世间法上功德超胜,即使世间功德稍有逊色,比如脾气不太好等,也还是可以依止的。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求的不是世间法。如果是世间法,那上师长得难看,世间功德不圆满,你不想依止也就罢了;但我们依止上师求的不是世间法,不是世间的某种功德,而是要求出世间的功德。而在出世间功德中,我们最希求的也是上师的大悲和智慧。
所以,归根结底,上师的法相就是:以证悟解脱自己,以悲心饶益他众。
这两者是最重要的!任何一位上师,他自己一定要有佛教所讲的一些证悟,如果一点都没有,那要摄受弟子,就成了以盲导盲。有些前辈大德甚至将这种邪师比作“疯狂者”,由“疯狂者”带路,那你只有堕入悬崖了,不可能进入快乐的绿洲。所以,自我的证悟很重要。
另一点是悲心,悲心就体现在利益众生上面。这次我去乔治城大学,他们说:“你们藏传佛教很多上师的传播能力非常强。”其实他们指的就是悲心。
本来这次我出去,不是特意要讲藏传佛教,但他们全都这么要求。后来我的题目都用完了,我说:“又要讲藏传佛教,可不可以讲个其他的?”他们说:“不行不行,你是藏传佛教的,我们想了解藏传佛教,所以你必须讲!”被逼无奈,这一路下来,我的所有题目都和藏传佛教相关。
后来我也问他们:“你们这么热爱藏传佛教,那你们对藏传佛教的上师们有什么看法?”
其中有一位教授,很了不起,他说:“藏地的上师们有些相当有智慧,能与科学家对话,在西方各界引起了超级轰动;有些上师虽然没有这么超胜的智慧,但是他们都有利他心,不管在任何场合里,他们唯一想的就是怎样帮助你,这在其他佛教徒中是很少见的,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对比。”
确实,西方有好多上师,有些只是教弟子们唱莲花生大士心咒——“嗡啊吽班则格热巴玛色德吽”,弟子们其他的不懂,但唱得特别好;有些只讲会供,天天会供;有些就讲实修,前行、正行什么都修……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上师都在尽量施展自己不共的功德。
而这位教授所认同的,就是他们的利他心。我相信,在汉地也有很多这样的上师,他们不一定都精通显密教法,但不管是以什么样的途径,只要是真心引导众生,都值得我们赞叹。
当然,鱼龙混杂的现象也有。因为某些上师特别不如法的行为,对佛法、个人都造成了损害,甚至让弟子们也对佛教产生了邪见……但在这些时候,弟子们也要反省自己。我常听有人说“这个上师不好”“那个上师不好”,但总说别人不好的人,一般来讲,自己也有非常多的过失。
因为,一个人格贤善的人,他明明知道别人的不好,也不一定会说。比如,这个人是我的老师,老师有些过失师正常的,但是我不会宣扬老师的过失。如果我去宣扬,那我是老师带出来的,老师不好,间接来讲我也肯定不会好。所以,做弟子的也要经常反省自己。
总之,“视师如佛”是在观察、观潮后依止、依止后渐渐培养起来的一种高级、超越的信心。当你有了这样的信心,上师在你面前确实就是佛了,那时候不论他说什么,你都要依教奉行。而在此之前,你只要按照佛经的教言,把具有一定功德并且正在利益他众、利益你的上师当作真正的善知识就可以了。
对于这样的上师,千万不要诽谤!尤其是你已经依止了他,依止以后,即使生不起“他是佛”的信念,也应该把他当作一个最好的老师、最大的恩人。毕竟,他给予你的,确实是别人不曾给予的。
四、依师以后就不要退转
在依止上师以后,你就不应该退转了,因为上师师一切加持的来源。
有“视师如佛”境界的修行人,像米拉日巴尊者、阿底峡尊者,他们在虔诚依止上师之后,都获得了殊胜成就。离我们最近的就是上师如意宝,他在晚年期间,随时随地一提到自己恩师的名号,就止不住泪流满面。
熟悉上师的人都会记得,上师在不同场合中常说:“我的金刚上师跟佛陀无二无别,我在依止他的过程中没有产生过任何邪见,最后上师的智慧也完全融入了我的心田。”
前辈大德们这种“视师如佛”的境界,我们能不能做到呢?一般来讲是很难的。尤其是初学者,本来这时候是要以观察为主的,但个别人的“视师如佛”,可能对上师、个人都带来了不太好的结果。再说,佛教中也没说“凡是你依止的都是佛陀”,并没有这么讲,只不过我们的闻思修太少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闻思修。当你闻思修到了一定的时候,才会明白佛教中依止上师的方法,以及最终获得上师密意的界限。明白了以后,只修上师瑜伽也的确是可以成就的,但那是一种最高的修行和境界,我们还需要一个过程。
其实就眼下来讲,不说视师如佛,凡是你依止过的上师能尽量不说过失,已经很不错了。
说过失是不好的。你说过失的话,也许是对方真有过失,也许是你自己的过失,你的心不清净,或者开始就没观察好。就像一个人不会买东西,买的时候觉得是个好产品,但买回去一看是个次品。说过失也是一样,有时候是别人的问题,有时候是自己的问题。
所以,在依止上师的问题上,希望大家首先如理如法地观察、抉择,抉择好了、依止好了,再加上自己有一分勇猛精进,多多少少会获得成就。
退一步讲,即使你刚开始没有观察好,已经依止了某位上师,那也不必后悔。因为不管怎么样,他只要说一些佛法,这个佛法对你多多少少师有利的,不会有害。但以后依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当然,在上师方面,我希望上师们最好是以佛法饶益众生,不要把佛法当作发财的工具。如果谁这样做的化,就是对佛法不负责任。这是我经常讲的,也不得不说的。不仅是对他人,对我自己也是一样,该说的就说出来,这样对佛法是有利的。
而作为依止上师的弟子们,你自己也要擦亮眼睛,要系统地了解一些佛教的道理,否则,抓住只言片语就用,甚至不分场合、不分析具体情况过度地去使用,那对个人也好,对某些群体也好,很可能会导致一些无法想象的后果。
总之,我讲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大家开头的时候好好观察,而依止了以后,就不要退转。尤其是那些对我们有法恩的上师,所有弘扬如来教法的高僧大德,我们要特别地恭敬他们,如果不是他们传播佛法,我们从哪里获得出世间的功德?
你们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居士,现在学习佛法,的确是有一种非常好的机缘。什么机缘呢?就是通过当今许多大德的传播,佛教中最甚深的理论和修法,都提供给大家了;而且,许许多多的人也真正从佛法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找到了一条再也不会入歧途、永不退转之路。
能找到这么一条路,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只要继续走下去的话,前程也确实是光明的。因此,希望大家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千万不要退下去,也不要摇摇摆摆——今天依止这个,修这个法,明天依止那个,修那个法,这样的人心特别乱,最终也得不到什么结果。
我觉得西方人有一种性格很好,只要他选择完了,就不会轻易改变,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不断地改、不停地变,本来已经学到了佛法,但最终却一无所获,不是很可惜吗?
希望大家对这些道理再三思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