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有一本书叫《舞舞舞》,我感觉现在脑袋里则是雾雾雾。
![](https://img.haomeiwen.com/i9025268/12f8ea28db627db4.jpg)
我们都不是鲁滨逊,生活在社会中,必然需要沟通和判断。这就涉及到至少两人,一个人说另一个人听。或者一个人写很多人读。
一段文字、一个见解,都离不开主语,小马过河的故事中,小马问:河水深吗?牛伯伯说:不深。
牛伯其实是说:我觉得不深。他把主语省略了。小马毕竟年轻,不知道这里的主语是牛。不是自己,所以他以为牛在说谎。
牛没有说谎,现在网络间诸多的争论都是如此。缺少了场景和人物。
很多人在“微读”上询问感情困惑,我该不该分手啊?该不该结束异地恋情啊?下面往往跟着一百多人出主意,有的还长篇大论,有的还在评论区吵起来了,甚为壮观。
这真是,有人真敢问,有人真敢答啊。
给人出主意之前,不是最应该了解主角的情况吗?多大了?多高啊?说话脸红吗?口吃吗?父母都在吗?兄弟姐妹有没有?性格外向还是内向?
这些都不知道,那又怎么出的主意呢?就是以自己为默认主语,说话的时候省略掉。完整句子是:如果我处于你的情况,我会怎么办。我肯定分手,因为我还有三个备胎,换胎不过是一个电话的事儿。
现在的我,读一本书之前,都先了解一下作者,毛姆是个深柜,所以他孤独的呆在法国写《月亮与六便士》,拉里身上寄托着他隐秘的希望。
朱自清的父亲是个小官儿,热衷娶姨太太,众多姨太太打得不可开交,其中一个失宠的爱妃举报他贪污公款,朱父因此丢了官职。(这剧情咋这么熟悉?)
朱自清写《背影》时,当然为自己生母愤愤不平,后面父子还反目了好多年,直至朱父病危,发电报给他,两人才见面,去世前父亲读了他的《背影》,潸然泪下。
不知道这些,你读《背影》只能读出父爱如山,知道了这些,你还能读出其他五味陈杂。朱父不止微胖,爬月台费劲,他还是个男人!
每段话都有主语,每个故事都有主角,每个想法都有主人,小主人或者老主人,男主人还是女主人,是初升的朝阳还是垂垂老矣,稍为想一下这些,脑子里就全是雾。
不太敢轻易对他人做出判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