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来韶关寻找非遗之旅,探索那些古老的手工艺品和文化传承

来韶关寻找非遗之旅,探索那些古老的手工艺品和文化传承

作者: 韶关东南三菱4S店 | 来源:发表于2019-06-26 17:06 被阅读0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

    堪称是一座城市的活态民间史,

    在传承千百年的时光皱褶里,

    记录着当地民间生活的精神文化气质,

    自古延续至今、而不衰绝,

    也是社会进步不可磨灭的历史痕迹。

    而始兴,

    这座山水之间的岭南小城,

    在围楼和青葱的山野之间,

    仿若是世外桃源,

    这让人倾慕的岭南小城里,

    非遗的种子也在这里发迹和传承。

    那么,

    就跟随“非一般的韶关”的足迹,

    去探密始兴吧!

    “非一般的韶关”、

    非遗游系列之“非”常始兴,

    开启啦!

    说了这么多,

    本次我们能体验到始兴的哪些非遗?

    话不多说,直接圈重点:

    传承千年的岭南味道:宰相粉

    为何普普通通的一碗米粉,也能成为此次行程的焦点呢?除了它本身——炒而不烂,煮而不糊的特质和清香爽口的味道外,更因为,它的传说令人感动。

    传说盛唐名相张九龄,从小便爱好学习,常常熬夜读书。 小九龄的母亲杨氏看在眼里,疼在心头。她担心小小年纪的九龄如此熬夜苦读,身体吃不消。聪明的杨氏精心地挑选家里的优质米,用山泉水浸泡透后用石磨磨成又稀又嫩的粉浆,最后制成了闻名遐迩的宰相粉。每当夜深时分,杨氏便烧开水,放一、两扎粉,泡上几分钟后或煮或炒,一份美味的“快餐夜宵”便端在小九龄的面前。九龄后来做了宰相,人们就把他小时候吃的这种食品叫宰相粉。因为张九龄的家乡所在地当时叫清化(现隘子镇和司前镇),所以又叫清化粉。

    宰相粉的代表性传承人官国林,18岁起就开始随父兄学习宰相粉制作工艺,他的祖父、父亲、兄长都是经营宰相粉生意,可谓“宰相粉世家”。

    此次的宰相粉探密,我们就会和官师傅,一起动手,做起宰相粉,官师傅也会亲自为我们讲解宰相粉制作“祖传秘诀”,不光能学到“祖传秘诀”,我们还能尝到亲手制作的宰相粉噢!

    乡野里的编织艺术:外营草席

    两个人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席扣”抬起来的刹那,“串草刀”几乎同时把席草穿过,随着“席扣”的一抬一扣,“串草刀”的一进一出,两千多条席草,便被密密实实地编织成了一张“冬暖夏凉”的外营草席。

    外营草席具有吸汗透气、舒适挺括、细密紧实耐用、无化学添加剂、气味芳香等特点,而上等的外营草席更是有“站立不倒,滴水不漏”的说法。

    外营草席,又八一草席(解放后,始兴县政府为了纪念“外营惨案”,改外营村已改为八一村),流传于始兴沈所镇外营村,是传统床上用品之一。据传,外营村编织草席历史悠久,抗日战争时期,外营村民把自制的草席送给革命战士,八一历史博物馆里,现仍陈列着游击队曾经用过的八一草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八一村,每家每户,上至90岁的老妪,下至10多岁的女孩,都是制作手工草席的能工巧匠,因传统制法和优良品质,以当地村名命名的“外营草席”也成为了八一村人的骄傲……

    现在村里以草席为生的村民很少,陈流周是外营草席的代表传承人之一,10多岁时,他就跟随大人学打草席,掌握了打草席的工艺流程。他打的草席硬朗结实,平滑、防潮、爽汗、耐用。

    编织草席就像是乡野里的编织艺术,在手指穿梭来去之间,所有乡间的岁月都被编织在淡淡香气的席草之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来韶关寻找非遗之旅,探索那些古老的手工艺品和文化传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xh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