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粽叶飘香的时节。粽子品类繁多,一种糯米豆沙咸蛋黄,口味清淡,甜而不腻,个头小,一次可以吃上三个,这是我记忆中最好吃的粽子,除它其余都不爱,更不念。
听同事说有一种水晶粽,出于好奇,百度:此粽原料为西米,至于馅,自由选择,水果的、豆类的,各式各样。我选择了赤小豆做馅。因为赤小豆有祛湿的功效,适合现在暑湿天气。
先把赤小豆放入电饭煲,水与豆的比例2:1,调至煲汤键,两小时后豆已软熟,汤全收干。用勺子把豆压成豆靡。另用铁锅加少许植物油,把豆靡翻炒一遍,加少许白糖,在翻炒的过程中再次刻意压碎豆子,让它成沙。收干水份即可出锅。后来想起家里有三分之一罐的饴糖,于是把它和到豆馅中去。饴糖有补中益气的功效,但湿热体质不宜多食,而赤小豆有祛湿作用,两者结合,综合了食物属性。
加入饴糖的豆沙馅粽叶泡了一天一夜,去掉粽叶浓郁的涩味。网上攻略说要先泡西米,于是我把它先泡了一会,西米吸水性强,很快松软。开始实战,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乱包乱捆,只求不要露馅,因为包的时候感觉到西米泡久太软,豆馅加了饴糖后太湿。先不管了,把包好的粽子放入电饭煲,水盖过粽子,调至煮饭模式。它们出锅时发现这粽子成了一锅甜汤,豆馅都溶到汤里了。撕开粽子,可能太热太软的原因,西米都粘住粽叶,感觉不像粽子,西米成了一坨,豆沙全溶掉。不过口感还不错。
不死心,买了那么多粽叶和西米,吃到何时?于是反思,西米不应该泡水,只需过一下水,而豆馅太稀,放入冰冻层有助于凝固。第二天继续实战,按照反思的方法重来一遍。豆沙在包的时候尽量用西米裹住,这样不容易因稀而流沙。在捆绳的时候也麻利不少,样子比之前的好看多了,看上去能够一眼识别出是粽子。这次成品比第一次好很多,虽然西米没泡水,在煮的过程中吸收了水份膨胀而导致肥胖,漏出了一点“肉肉”,但不再大面积的流沙。粽子口感清淡,吃过的朋友都说好吃,甜而不腻。
成品水晶粽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不禁想起学习不也是这样吗?从刚开始的笨拙,不得法,气馁,想放弃,到再次尝试,慢慢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与方式,再到得心应手。这个过程或者很长,或许很短,关键在于反思、总结、改进、复盘,才能真正得到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