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时老师习惯性地留本节课程作业及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小学生肯定最头大的事儿就是作业了,不然也不会出那么陪孩子写作业逗乐的段子。所以估计坚持的学生肯定特别少。
而我读书的那个年代是不要求家长检查作业的。所以作业一般都草草完成,甚至分工完成。至于预习从来都跟我没关系。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整个学习生涯,也没觉得不预习的副作用在哪儿。时至今日,我才认识到“预习”二字的份量。预习并不是等同于自学,而是能大概了解下一节课的内容,能够有规划有重点地去听一节课。甚至能把自己的疑问,在合适的时机提出来,得到合理的答案。
慢慢积累下来,积累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整个思维习惯就此形成了,凡事儿都提前有个预安排,在做事儿时就能做到不慌不慢,甚至能把事儿做的很圆满。
比如说开会,一般越重要的会议越能提前通知,大部分人看一眼后就不了了之,但总有几个人会琢磨一下这次会议的内容可能会涉及到哪些方面,其中哪个点跟自己的工作挂钩,在这个点上自己的关注点在什么地方,困难疑惑是什么,这样在开会时当提到这个点的时候,就能快速领会领导要传达的方向。
其次关注一下出席会议的人员,这样就能大概了解这个会议的重要程度,是不是能迟到,着装是否要比平时更注意,有没有必要全程认真听,如果可以开小差,这部分时间要看本书还是准备做一些其他工作。
还需要关注自己是否需要发言,如果需要就要提前准备发言稿,临时大脑组织的发言一般都不会太出彩,给他人留不下太深刻的印象。
提前在大脑中预演开会的场景,并列提纲写发言并浪费不了多少时间。甚至在不重要会议时可以规划好时间兼做其他工作。但是二者所产生的效果差之千里,“把事儿办的凑合”和“把事儿办的漂亮”留给他人的印象太不一样了,长此以往,成长速度可见一斑。
同样预习可以应用在饭局场合,吃饭的人,重点人物的大概背景,饭店的选择,如何点菜,配什么酒,饭局的目的……
也可以应用在家庭生活中,比如做饭,提前计划好吃什么,买什么菜,进厨房后计划好做菜的顺序。
预习是为了下一步,而不是可以轻易省略的环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