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未竟的依恋》过度激活和解离

《未竟的依恋》过度激活和解离

作者: 心理咨询师卜彬 | 来源:发表于2024-04-17 19:30 被阅读0次

    有研究介绍了儿童应对创伤的两种反应模式:过度激活和解离。这两种模式往往相继发生。

    “过度激活”是人类机体的报警反应,是一种存在于生理系统和心理系统中的活动,它让儿童准备好逃避或面对危险。

    然而,对于一些儿童来说,心理创伤涉及的危险情况是无法避免的。在这些情况下,恐惧和痛苦只会增加。

    存在于儿童伤害中的巨大悖论是,孩子试图获得帮助的行为或用于表达不适的信号往往会刺激到关系中的对方,最后受到更严重的伤害。这是因为,孩子的痛苦会重新激活他们父母的情绪和他们与未解决的心理创伤相关的记忆,这些父母试图通过忽视或攻击这些信号的发出者保护自己。结果是,孩子陷入这种无法解决的恐惧中,需要身体找到一种 “在无法逃脱时逃脱”的方法。这时,第二种反应模式“解离”就开始了。

    解离是指暂时失去与外部现实和主观体验的联系,是一种“代谢性停滞”,即减少关于疼痛和恐惧的主观感受。身体进入一种类似睡眠的运作方式。

    解离也包括在心理层面上的停滞: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感知、思考或情感受到严重限制,这样恐惧感就减少了。处于解离状态的孩子不那么吵闹,也不怎么提要求,表现得顺从、退缩,几乎没有存在感。因此,在伤害“变得极端、持久、具有变化性和重复性,称得上可以预测时,解离减少了伤害的发生概率和持续时间”。

    尽管解离在短期内有一定效果,但如果它在人有心理创伤的情况下被反复、被长期使用,会对心理发展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第一,孩子越来越容易进入解离状态,进入速度会越来越快,而且保持在解离状态下的时间越来越长。

    这种快速和轻易解除和周围环境以及自己的联系的行为,使这类儿童中的一大部分有可能无法察觉他们所处环境中产生的突发事件。他们不注意外面发生的事情、不注意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影响、不注意自己的需求,也不关注自己可以做什么来保证自己的安全。认识到自己是值得被保护的、求助或寻找解决方案,这类操作在解离的作用下暂时无法进行。

    第二,解离状态很容易被过度使用。一些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被解读为注意力不集中、不服从或消极的行为,可能就是解离状态的外部表现。

    第三,当孩子反复进入情感断裂的状态时,解离可能会从一个暂时的状态变成一个持续存在的思维的结构性特征。也就是说,孩子无力的自我或恐惧的主观体验在一次又一次的解离过程中,最终可能被隐藏,与孩子的认同感或其他的思维功能脱节。结果是,尽管他们还能相对正常地生活,但在他们头脑的一个“角落”里储存着与创伤事件有关的感觉、想法和情绪。这些被分割的人格碎片在面对触发性刺激时可以被重新激活,它们被带到内心世界的最前沿,那个受伤的自我隐藏起来的(解离的)碎片会入侵到人的感觉和行为中。

    第四,长期的解离会导致心理整合功能失效。当解离成为习惯时,有关个人经历的记忆变得支离破碎,充满 “漏洞”,这让主体难以认识自身体验,并将其作为人际关系的运作指南。

    第五,解离阻止了新的、潜在的修复性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竟的依恋》过度激活和解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ce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