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是漫画编辑成就了强大的日本ACG产业

是漫画编辑成就了强大的日本ACG产业

作者: 动画学术趴 | 来源:发表于2017-04-11 15:48 被阅读0次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动画学术趴)

上个月17-19号,《日本漫画:杂志编辑的奥义》系列讲座圆满结束了。知名日本动画漫画研究学者、创作者、编辑大塚英志及同为漫画家的弟子浅野龙哉和其他中日漫画杂志的编辑、研究者齐聚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校的校园,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漫画编辑、创作、研究的系列讲座。

17号大冢先生活动的现场照片,照片是浅野老师亲自照的

大家对活动做了详细的文字记录。学术趴之后这段时间会陆续推出讲座的内容记录。每一场都非常精彩哦!

今天分享的是17号的内容,由来自乐益数码(大连)有限公司的秦健老师整理。快来一起看看吧!(文字略有调整。)

大塚英志先生

编辑是什么

3月17日讲座,大塚英志主讲

在日本的出版社,杂志社,有编辑这个职业。我本人在做原创作者之前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编辑。

为什么日本的漫画(为中心)、游戏、动画和电影的这一产业如此发达呢?被(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外这么问到却不知道怎么回答。被问到了之后,我们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我的答案是,这个产业是以漫画杂志的编辑为重点来发展的

日本的漫画杂志编辑和其他国家的不一样,我虽然有十多年不做编辑了,但是整理当时的笔记,发现记录了700多个新人作者的联系方式,直接合作过的有几十个。编辑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培养新人作者,这次也请来了两位很重要的编辑:角川书店的芹泽老师和小学馆的武藤老师来和大家分享。

日本编辑会进行一种现场投稿(日语:持ち込み)。讲座期间我们会现场示范这种投稿形式,各位学生可以假设是来编辑部投稿,对出版社和编辑发问,编辑也会根据作品水平进行沟通点评。这样,大家可以亲眼看到在日本的出版社,编辑是怎样和新人作者交流的。

讲座现场真的做了示范投稿的环节!

编辑的基本工作有三个:

第一,参与书籍杂志的制作,收集原稿进行审计设计,制作出版物。

第二,也会参与战略性的设计。当然,漫画杂志的话是会把单个的作品串联起来,担当編集者。

第三,新人作者的培养。日本的漫画杂志都有不同的漫画作者,1960年代,漫画杂志刚刚开始兴起的时候,《少年Sunday》、《少年Jump》等杂志渐渐流行,各个杂志会以自己挖掘的新人作者为中心制作出版物。特别是《少年Jump》曾有一个时期只启用自己培养的漫画作者——所以当年的《少年Jump》上某某作家的作品只能在《少年Jump》上看到。虽然当时所谓的“独家作者”很多都并不是有名的作者,但是这种独特的方式使其成为了最有名的漫画杂志。所以,漫画杂志有很强的新人育成能力。

现在的杂志社,会把一些工作外包出去。而且随着网络的发展,杂志社的工作也减轻了,比如很多原稿都用电子版来发送。我在当编辑的时候,会在作家家中等待,拿到原稿后把原稿放上出租车送给我在印刷厂等待的同事。我自己则继续在作者家家中等待,为什么呢,因为我走了的话作家就会画别的出版社的内容了。(大家笑)。但现在都不会这样了,作者们都用邮件把稿件发过来就行了。

编辑会有什么样的属性呢?基本有以下几种类型:

制片人

制作制片

导演

故事编辑

原作者

项目管理

经纪人

我在转行做原作者之前,上面的角色都担当过。对不同出版社来说,编辑的上述的属性重点会不一样。比如有制片人类型的编辑,故事类型的编辑等等。下面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

>>制片人类型的编辑<<

这种编辑会进行企划:企划所担当的作者在什么时候,画什么样类型的故事会比较好,执行实际的企划,立案,试画,进行等。这个跟电影的制片比较像。

>>line producer (执行制片人)类型的编辑<<

Line producer是做具体事务的producer,更倾向于执行。而producer则倾向于企划。比如刚刚说的催稿等事务,都是line producer的工作内容,类似助理,帮助作家做具体的协助事务。比如取材的协调工作等等。

Line producer 在电影中的工作,漫画编辑也会做。

>>导演类型的编辑<<

导演类型的编辑会给漫画家提出具体演出上的指导,比如画面呈现。浅野龙哉老师(北外教师,大塚老师的学生)之前进行的讲座都是这方面的内容,他很擅长这方面的内容。

我在这方面的一些知识是从石森老师那里学到的。我毕业的时候没有好好就业,在漫画杂志作为编辑打工,当时的总编辑是很厉害的人物,是手冢治虫老师的编辑,是业界传奇的人物。我在打工的时候,他竟然让我做石森老师的编辑,他(石森老师)对我来说是神一样的存在。

漫画大师石森章太郎先生

石森老师经常在咖啡厅里创作,一般首先会考虑台词部分,有一次我去取稿件来,看到石森老师在画分镜脚本,他画完了把画稿给我,当时没有复印版的,只能我用拓纸一页一页的复制,我刚刚要做这个事情就被石森老师制止了,他说:“你不是我的编辑吗?”

我不能告诉他说我只是一个时薪450日元(在当时来说非常便宜)的打工者。

他说:“你是我的编辑,你对我的漫画有什么意见?,肯定有哪里是不对劲的你快给我指出来!“

但我什么也说不出来。

后来我硬着头皮指出一些问题来,但是石森老师会说,这是怎么怎么回事,这里其实是正确的。后来的一年,这种场景都反反复复的上演。我一直不知道石森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注:第二天武藤老师介绍编辑成长的时候提到,日本的出版社都是资深漫画家带新人编辑,新人编辑成长为资深编辑之后,才会培养新人漫画家,编辑和作家之间就是这样互相培养的,大塚老师说明白了石森老师当年为什么那么严格的要求他。)

>>原作者属性的编辑<<

原作者有很多就是编辑出身(比如大塚老师本人)。

这类编辑会从作品的创意,梗概,故事线,点子等开始创作。

>>故事编辑属性的编辑<<

是把作者不成熟的,片段性的创作物来整理,整合起来。

这个一般是新人编辑来做的职务,在美国电视剧里就会有story editor的职务。当你觉得这个故事很好的话,一般都是同一个story editor来做的。漫画里也是,会有很多的image ,比如大结局啊高潮啊等想法,但是做成一个完整的作品的话就需要story editor的编辑来做。

>>管理型编辑<<

会做各种各样的杂务,和助理工作。我之前也做过很多这种工作,比如排日程,解决各种问题状况。我也是学生的恋爱商谈对象。很多人把恋爱的趣事画成漫画。

这个管理型属性的编辑者会在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帮助作者。

>>Agent(经纪人)类型的编辑<<

作家的权益和对外活动都由这种类型的编辑来代为处理。现在会有书面的协议来规范这些。在美国会有Agent和所属公司是不一样的归属,但日本基本都是一样的。

新人作家的培养方式

面对面投稿

投稿

介绍

星探挖掘

编辑认为作者有潜力的话会成为该作者的担当编辑。

以前会有作者在面对面投稿的时候拿到了编辑的名片,愿意给作家名片的话,那就表明该编辑是看好这个作者,愿意做其编辑的。

编辑如果觉得原稿好能看完,成为了这种关系就意味着作者和编辑建立了担当关系。

有好的作品也可以参加新人赏。

很多编辑认为自己的本质工作就是扶持自己的作家获奖成功。

现在,编辑的工作很多都被数字化和网络化代替,有些时候人们会觉得是不是不再需要编辑了。在这种网络平台投稿的时代,漫画的品质到底怎么来控制呢?编辑还剩下了什么工作呢?

我个人认为编辑最后所剩下的本质最重要的就是看蓝本分镜,培养新人作者,把一个作品通过反复的推敲做到最好。

——注:以上只是其中一场讲座的内容。我们之后还会陆续推出其他各场活动的超硬干货。欢迎大家随时关注哦。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O7zyAbOvt7Tj3vrkXRsCbw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是漫画编辑成就了强大的日本ACG产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cu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