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太阳花》 - 草稿

再读《太阳花》 - 草稿

作者: 六月清荷 | 来源:发表于2023-02-13 10:28 被阅读0次

    趁着这两天下雨在家没事,放下手机,把《太阳花》这本书从头到尾又细读了一遍。

    《太阳花》是阿紫文学沙龙群的66位作者合集,大多数都是对文学热爱的草根作者,也有几个大咖,主编是我们本土作家王玉兰(也是阿紫群的群主,我们口中的兰姐),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以散文居多,少量的诗词和短篇小说,太阳花名字取之于书中培林表兄的同名散文。

    《太阳花》如一座百花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花卉,散发着不同的芬芳。

    第一篇是李明官老师的《村庄植物记》,读此文要慢慢的来,只有细嚼慢咽才能读出它的香味甘甜。

    后面的文章大多是文如流水,读来轻松自如,多年的习惯,看到好的语句,我喜欢用笔在底下划一下,如费爱萍文中的“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舒眉文中的“一缕思念入尘土,万般愁绪涌心头”

    ;朱峰文中的“如果开心请小声点,不要惊动隔壁伤心的人”……

    读到陈风如的《庄稼》,仿佛看到风如先生高大挺拔的身影行走在庄稼地里,喜看庄稼的长势。

    读到陆向阳的《我的哥们儿郑笑咏》,不禁让人感叹红颜薄命。读苏医生的《清姐》,让人联想到清姐一定是苏医生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沈玉年的《大妈学车记》有一种让人百读不厌之感。周丽华的《我的公公叫老党》总是让人哑然失笑。顾处清的《那夜炉火分外旺》让人心生暖意,世上还是好人多。

    华干林的《秋水一色》,开头就以唐代诗人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情画意一览无余到心头,这位可是上海某大学的教授,也是我们的水乡人,他的笔墨可为我们的《太阳光》增色添彩。

    翁学风的《两次戴大红花》,写出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骄傲。孙贵书的《难忘那次入党》和李琳的《老爸荣获纪念章》,读出了两位老党员对党的忠诚。华正堂的《十三岁,去当兵》,讲述了一位多次在部队立功军人,在退伍后上级要按排他当官,他婉言谢绝,在他认为自己适合的岗位上,乡村机械厂发挥了他的特长,为家乡的企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费桂兰《外婆的传奇》真是一个传奇的故事。包缤的《三和的绝活》,乡村里一个有着神机妙算的人,不得不让人佩服。刘宝山的《一张旧船票》,经年往事与新时代相比,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

    《喜欢“五亩半”》孙爱晴,一个开民宿的文艺范女子,让人好生喜欢。《替鸟雀求情》成小玲,一个美丽善良佛系的女子立现脑海,翁学社《童年的柿子书》,读出了乡村邻里之间的情谊。

    谢友华的《我爱吃肉圆》,读出了姑妈们对娘家侄儿的厚爱,华九红的《一盘青椒炒鸡蛋》读后心生酸痛。马雨保的《铁锁》读到最后,不得不让人限入沉思。

    李德珊的《出门琐忆》,写出了在改革开放前,一个乡村少年为家庭力所能及的贡献。沈朋道的《记记中的红花大队》,写出了乡村先苦后甜,读来让人好生兴慰。

    王春芳的《二亩地》和张三风的《一口铁锅》,以及常玫瑰的《师傅与徒弟》都读出了人生的艰辛不易。袁正华《翠云》的主人公命运可悲可叹。

    顾晓良的《干塘与沉脚鱼》,一下子把我带回了儿时大队清理鱼塘,全村老少围观的场景。同是里下河地区人,华刚的《童年》,张友良的《乡村码头》读来甚感亲切,我们的童年如同一辙。

    蒋诗兰的《奶奶教我裹粽子》,奶奶的言传身教,将孙女教出了一个贤惠的女子。兰姐的《血战顾庄》,讲述了先烈前辈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换得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致敬革命烈士,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施兆强的《串场河,母亲河》,介峰堂弟的《我的栀子花情结》,丁桂兴的《春犁渐远》,周春根的《我给妈妈打电话》,字里行间里读出了他乡游子,对家乡及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刘党娟的《路在山穷水尽处》,告诉我们爱拼才会赢。

    唐金华的《回家》读后让人感叹人生的命运各不相同。唐金秀的《落脚猪》读出了酸酸甜甜的味道,这两位是一对姐妹花,她们同样对文学有一颗执爱之心。

    蒋仁乐的《“哭鼻子”也有好处》和李树楚的《十年之约》,同时读出了两位老师对学生的用情用心,敬佩之心油燃而起。

    成杰的《东荡渔趣》,写出了儿时的水乡人那份吃鱼没有取鱼乐意境。赵桥的《山里寻秋》,正如他文中用诗人艾青的名句,“为什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对土地那份朴实的感情跃然纸上。

    王有勤《愿你此生比我强》,是以书信的形式写给儿子,道出了天下父母心。费桂兰《惹祸精哥哥》一个乡村玩皮的少年,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期望中,通过三次高考被大学录取。《树高千尺不忘根》杨桂涛的笔下,是一位美籍华人,博士,对故土乡亲的执爱。

    由徐国军、王玉兰、沈杭写就的企业风采几篇文章,是描写的到几个大企业采风,如亚盛、兴达、新宏大、星火及裴马村,在改革春风的鼓舞下,戴南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戴南人的勤劳勇敢,造就了今日钢城大戴南经济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关于写兰姐的文章,分别有孙爱晴、常鱼、张巧生、姜乐明,真是妙笔生花,兰姐在他(她)们的笔下活灵活现,想要了解兰姐,读他(她)们的文章就够了。

    徐国军《我最爱的(并序)》顾干红《爱的传递》,他们都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亲人在心底那份满满的爱。

    顾怀满的《“浮光掠影”说茅山》,让人们对水乡茅山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姜乐明的《追求》,感觉网络时代真好,让不同的人因共同的爱好,在网络上相遇相知。

    范芹凤《我的母亲》、堂弟介丰的《母亲的牌友》、夏所珍的《扭螺丝》、王兰的《母亲的缝纫机》、姜广泰的《母亲的侧影》、周瑞红的《家有老王》写出了一个个母亲勤劳质朴无华的好品质。陈铭的《把父亲留给我》,孝心可见,值得大家学习。写父亲母亲的话题有十篇之多,每一篇都情真意切,让人心生感动,每一位作者都有一颗感恩孝敬的盼盼心。

    《太阳花》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写的很好,我在读的时候总想点赞的感觉,哦,一想这是纸质书无法点赞。因笔秃词穷不能一一道来。

    因得兰姐的厚爱,本人也有一篇拙作,《再见翟明老师》也被列入此书中。为免得文章太长,文中对各位老师直呼其名,自知有失礼仪,在此深表歉意。

    捧读这本书时,如同走进了一个烟火气十足的村庄,到每一家门口我都进去跟主人对话谈心。

    奚群峰的文中所写,“读书是最廉价的娱乐,更是最廉价的高贵”。本人深知自己笔拙,只适合做一个阅读者,一杯茶,一本书,借用孙正明文中的话,“与贤者对话,不亦乐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太阳花》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ed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