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被互联网驯化的人们连看完140字的耐心都没有,其对文字的理解已经脱离了上下文,而只能理解一词一句。就像《记忆碎片》的男主角,只能记住当前看到的事情,而眼前这个人是对自己好还是坏,全凭当下的判断。于是他最终被人利用,杀死了一直尽心尽力助其缉凶的警察。断章,取义,就是他们理解的方式。
二
周五收到了星星寄来的明信片,一如既往的有心,歌词大意是让我别那么忙。
其实也不算忙,白天做正职,晚上有时会回复下i自习用户的留言,上论坛看看有啥要处理,上下班也有时间可以看书(今年以来用上下班时间看完了《穆斯林的葬礼》和《DXP时代》),不加班的话还可以看下电影或者回住处做饭,时间还是很充裕的。
也许是我给人的印象总是很忙,也许是人们总把别人想得很繁忙借以鞭策自己。
三
周五下班碰到了新闻院的师弟师妹,颇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一位师妹问我做家居行业媒体有没有实现我的新闻理想,然后又急忙解释不是说不是恶意的云云。
实际上我还不常考虑“新闻理想”这事情,也没有跟任何人谈论过“新闻理想”。唯一一次扬言自己有新闻理想的是引用一句从同学处听来的话:历史终将证明,我们这一代人的新闻理想是对国家的忠诚。
我能感受到这句话中透露的愤懑气息,引用这句话更多也因为心中的愤懑,而不是多么豪壮。
对新闻的美好幻想基本都起源于调查记者们写出来的一篇篇特稿,以及由此引发的一次次变革。进入社会难免发现干瘪的现实,有魄力有机遇进入调查记者这一行的是少数,更多人是在日复一日发稿日复一日跑社区中度过。我不认为只有前者是理想的新闻理想,当然也不觉得后者就多么理直气壮。
有谁能看懂我上段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四
西政人论坛国内站终于上线了。
我看不得这个论坛自甘堕落,于是把它搬到国内来了。莫大说,搬回来可以,你负责运营,我可以提供技术支持,你自己去备案,随时准备WJ找你删帖。似乎是个很大的责任,但我想我能承受。
其实更大的责任在于人们的期望。这个论坛曾经的辉煌以及目前的困境让人们对她有很多期待。什么时候能恢复人气,什么时候推出客户端,靠什么吸引人,如何战胜竞争对手,谁来管理……太多问题需要解决,太多期待需要满足。
等不及解决所有问题了,先上线再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