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315324/5f5653aa7fd3ad28.jpg)
这是我们熟悉的超市商品。每种商品都被标上了标签:商品名称、价格、临期或处理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7315324/aaa2cc63fb0dabc6.jpg)
你说它是筷子,它就叫筷子,你说它是盘子,它就是盘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7315324/c7aa9c6b6ab4f5f6.jpg)
在幼儿园做游戏的时候,有的小朋友遵守规则,有的十分怯懦,有的顽皮霸道,还有的会动手动脚,具有攻击性。通过观察和调查家长了解到:有的家长会当着别人和孩子来夸奖他们:这孩子可懂事了,又听话;还有的家长当着别人的面数落孩子,无可奈何的感叹:这孩子越来越顽皮了,真拿他没办法。说得多了,孩子的行为和性格就和家长的评价越来越相像。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标签,你叫它盘子它就是盘子,你说他顽皮,他可能就会无节制的顽皮。
![](https://img.haomeiwen.com/i7315324/f878ec7a3a16a477.jpg)
一个棒球手到监狱去做演讲,讲述了自己成长的故事,他第1次打棒球,一不小心把父亲的牙齿打流血了,父亲却安慰他说:“没关系,孩子,你日后肯定是一个优秀的棒球手。”第2次打棒球,他把家里的玻璃打碎了,父亲依然没有责怪她,却称赞他说:孩子你真棒,你将来没准是世界冠军呢。听到这里犯人们窃窃私语,一个犯人站起来说:“先生,我小时候的经历和您的一样,只不过我的父亲没有夸赞我,而是愤怒的说:‘你一天到晚给我惹事,将来肯定是个小混混。’”
两位父亲两种态度,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两个孩子也是不负父望,各自成为父亲所标定的样子。
当棒球手的父亲这样夸赞他的时候,这孩子在他父亲心目中的形象就是一个
1.充满希望的
2.能够打好棒球的
3.无需当即批评就能够意识到错误的好孩子。
这样做产生的效果是:
1、积极的评价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2、更能把它内化为对自己的认识。
像这样一个被别人下了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标签,他就会按照标签所标定的去塑造自己,让自己的行为和标签的内容相一致,这是由贴上的标签引起的,所以称为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称之为暗示效应。
故事中的主人公被他的父亲下了这样的结论:日后肯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棒球手。他被贴上了优秀棒球手的标签,就按照这个标准要求自己,最终成为优秀的棒球手。 像这样的标签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叫做正面标签。
犯人的父亲在他小时候所贴的标签是:你将来肯定是个小混混则具有负面误导作用,叫做负面标签。
我们平时是怎样给孩子贴标签的呢?孩子调皮,被说成捣蛋鬼;孩子起床不叠被子,会说成大懒虫;有道题不会做,会被说成是笨蛋、笨猪。
![](https://img.haomeiwen.com/i7315324/c5f53aa6f560da07.jpg)
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实际上对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的伤害往往很深。孩子听了鼓励的话,会精神焕发,受了惩罚或听到贬斥的评语,会垂头丧气。所以我们要批评孩子的具体的不良行为,而不要贬低孩子的品质和能力。
正面标签:勤劳刻苦、勤奋、聪明好学、积极向上。
爸爸妈妈都相信我能行,我一定能做到。
负面标签:傻瓜、笨蛋、猪脑子、动手能力差。
如果孩子有两次数学都没有考好,妈妈说:我和你爸数学都不好,你也不是学数学的料。这个标签贴上孩子的数学成绩会怎样? 还会好吗?
答案当然是永远也不好。
这样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孩子的上进心,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那怎么做呢?
1.按下删除键。
2.用正面标签代替
3.从我做起,多鼓励赞美孩子,正向、积极引导孩子。
所以请你重视对孩子的每一个行为的评价,多给他们贴正面标签,他就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
我们以这首小诗来作为结束
你说他行他就行,
你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实际行动证明他真的很笨。
你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
为了孩子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