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吃饭时,跟齐齐聊了一个新闻,就是公交车女乘客坐过站要求站外停车,结果下车直接被渣土车碾压的那个,这两天我关注的更多的是大连的那个十三岁男孩的案子,但是考虑和齐齐聊起来不是很合适,就换了这个。
在聊的时候,齐齐问我,为什么女乘客一定要中途下车?如果司机不停车,不让她下去,悲剧就不会产生了。由此,我又跟他讲了去年重庆公交车坠江的事情,齐齐听的一脸严肃,给我提了一个问题:他们(乘客)为什么只考虑自己,坐过站,再回来就可以了,跟司机争执,都不考虑其他人的安全!也不懂得遵守规则!
接着,齐齐又问了我一个问题:妈妈,有人只考虑别人不考虑自己吗?
我想了一下,跟他说,会有,但是,我并不希望齐齐去学习他们。
齐齐觉得好奇,让我讲个例子给他,于是,我跟他讲了赖宁的事情,我记得在我小学的时候,赖宁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呢!但是现在角色变换,我认为,赖宁的事迹,需要被肯定,但不应被提倡。而令我惊奇的是,在我跟齐齐讲述的时候,齐齐非常准的抓住了一个点,赖宁前面有过两次参与救火的过程,受到了表彰,当第三次他从火场被消防员带出来以后,又自己偷偷回到火场参与救火,让我们现在看,已经有专业的消防官兵去救火了,赖宁一个15岁的少年,并不需要他的参与,齐齐说:他去灭火,我觉得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表扬。
我挺震惊的,我没想到齐齐会这么敏感的抓住了这个点,赖宁作为80年代的小英雄,被歌颂被学习了那么多年,谁能去诟病他背后的动力?但是齐齐的说法,确实也是有可能的,只不过,赖宁最后是悲剧了,他第三次没能从火场中安全的撤回,而是永远留在了15岁。
昨天的新闻,聊的有些沉重,但是,齐齐很不错的把话题延续了下去,他最后总结说,我们要遵守秩序,要考虑自己,也要考虑别人,不要让自己和他人陷于危险之中。
挺好的,我希望齐齐get的点,他都抓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