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
凛冬已至,这个冬天会很冷很冷。
我曾天真地认为,去年的冬天是我度过的最冷的冬天,其实只是还未料想到内心的极寒,天寒地冻的季节里,心冷就更会觉得雪上加霜。我以为自己很了解自己,但是当我发现自己陌生的一面时,却觉得不寒而栗。
什么是你想要的十一月就像一部漫长的电影一样,梦幻、沉醉,充满绮丽的风光,带有冒险的意味,我在疲劳和压力中,匆匆地开始,又充满忧伤地草草收场,月底的凝望,怎么看都觉得是一部有些让人神伤的悲剧。
不是第一次有这种耗尽感了,心里提不起一点兴趣,挤不出一点能量,我是一只被剥了壳的黄蚬子,只能在运输的路上遍体鳞伤,慢慢等着被丢弃的那一刻。
这个月努力读完了《亲密关系》,重新读了《摆脱疲惫感》。
1.首先说说《亲密关系》。我知道这是一本我还会去读的书,就像我们认识一个人一样,反复品味,反复接触,时间可以把本质慢慢展开。
作者克里斯多福,孟(Christopher Moon)是加拿大“知见山领袖训练学苑”教学部主任,世界知名知见领袖训练师、心理治疗师、演说家。
他发现了亲密关系在哲学、宗教类书籍中少有论述,确切地说,作者发现了亲密关系的钥匙,并想帮助读者打开通往“灵魂”的大门。本书留言评论中,有人说到“灵魂”一词,觉得作者开篇很“科学”,后面有点玄学,其实不是,灵魂一词是在指代思考、感悟的自我,是一个还没有更合适名字的称呼而已。
说白了,科学也不过是宗教。越了解科学史,你越会发现它和宗教的相似性。
看完第一遍,我对亲密关系的理解主要有两点收获,一是伴侣的亲密关系中,权利斗争阶段的争吵,愤怒,都源自于当事者本人对内心真实感受和愤怒原因的逃避,作者认为是源自于童年的伤痛。错误的归因导致了很多问题,我们不肯接受自己软弱的、无力的部分,就无法接纳自己,接纳伴侣;二是亲密关系的最终目的是快乐和幸福,只有爱才能做到这一点,这里的“爱”是在审视内心,听从真理之后,从爱出发所做出的行为,报复、伤害都只是一时之快,永远无法将亲密关系引向正确的道路,这样当事者既伤害了别人,也无法在亲密关系中获得治愈和成长。
在恋爱初期我们最欣赏的对方的优点,可能到了后期正是我们想离开他的原因!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我们以为对方拥有我们幸福快乐的钥匙,竟然胆敢不给我们。
“其实一切答案都在我们自己心中”,我多次读到这句话,都觉得虽有道理但却不承认,直到事情进展,事实证明,答案确实在自己心里。
你的伴侣的确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了三个重要的角色,尤其在面对情感上的成熟与唤醒真实自我的时候。这时你的伴侣将会依所需而扮演这三种角色之一:一面镜子,让你看见引发你关注的不舒服感;一名老师,在你探寻真实自我的时候,激励与启发你;一名“玩伴”,开启并陪伴你一段生命的旅程。
“大人其实也只是幼稚的小孩”,我们没有全面成熟,我们都在用一生的时间去走向成熟,人生就是一条成熟之路。
要在旧痛一浮现时就立即发现,需要敏锐的洞察力,若要以负责任的态度来面对,不把自己心爱的人推开,则需要更超凡的能力。有一点很重要,必须注意:在分享过一段特别亲密的时光之后,情侣们往往最容易吵架。
你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限制性信念都不是真的,让你觉得自己很渺小或差劲的想法也对你没有任何帮助
所以,当我们觉得自己卑微的时候,其实永远无法换来同情,因为我们陷入自我的假象之中难以自拔了。
试着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高玻璃杯,里面装满了水。当你刚认识某个人时,他/她只是轻掠过水面;彼此熟悉之后,对方就开始浸入水面之下,并慢慢下沉。你们彼此愈亲近,对方就潜得愈深。点头之交通常是停留在水面附近,好朋友则往下潜深一些,但亲密的伴侣则会一直下潜到你所能容许的深度。潜得愈深的人,就愈能看透你的面具和外在形象而发现真正的你。然而,当你们都深潜入对方的领域时,可能会发现,真正的你和他/她也许并不怎么迷人。
我从本书中得到的另一个启示是,其实我们都在寻找最适合的工作,事实并不是那些看起来不错的,别人推荐的工作会适合我们,而是那些和你的本质相符的工作,你准确地认识了自己的本质,就会去寻找到合适的事情做了,否则内心总会在不断痛苦。
人类应付痛苦的典型策略:放纵或否认。一方会放纵自己的焦虑、愤怒、不满的情绪,而另一方则会压抑这些情绪,选择逃跑,否认问题的严重性。
事实上,每个问题的本身,都包含着自行解决的机制。我们总是纠缠在错误的概念和框架里,或者在不正确的引导下,忽略问题本身,这样花了多少力气也是徒劳的。
我们从小就常听人说,人际关系就是“给予与获得”,但我的理论则是“给予与接受”。
这是作者让我很惊喜的地方,作者说,我不想从伴侣身上“获得”什么东西——这样我会觉得自己像个贼一样,我情愿“接受”伴侣自愿给我的东西。
由于篇幅所限,就不在继续举例了。作者后面详细论述了“内醒”,说了会遇到的问题和一些思考的途径,读完你会觉得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
2.第二本书《摆脱疲惫感》,是知乎一小时系列书籍中的一本,由神经科学博士 Owl of Minerva分享与压力和疲劳有关的知识:人的疲劳是如何产生的;过度的疲劳和压力会给神经系统造成怎样的损伤;你的抗压和抗疲劳程度是多少;应对压力和疲劳的策略又有哪些。如何管理疲劳与压力,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抗压能力和疲劳耐性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什么是疲劳?背后的神经生物学机理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问过第一个问题,但是第二个问题大众媒体也不会去问,我们的“大众文化”真的对“思考的愉悦”和“智慧的愉悦”很不友好也漠不关心。
公共领域关于疲劳和压力知识的稀缺,让这个问题常常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使得困境中的人们胡乱采取一些占据宣传渠道的混淆视听的方案,这些方案往往还打着「心理学」的幌子,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甚至是难以治愈的精神疾病,在困境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这本科普读物,就是试图告诉我们,看似虚无缥缈的“疲劳感”背后,有些真实存在的生化机制在起作用,并且它们决定了一个人的“毅力”,决定了它的【极限】。
读完本书,再去面对一味强调“精神胜利”和“唯心主义”观点时,你会有一种穿越到蛮荒时代的错觉感。
长期的疲劳会导致高水平的腺苷,腺苷会导致一下疲劳症状:睡意,烦躁,无力感。
十一月读书笔记长期高水平的腺苷浓度会导致这些神经系统的修复功能异常,特别是血脑屏障渗透性的改变,可能使有害物质侵入神经系统,产生器质性的结构和功能损伤,诱发包括抑郁症等难以治愈或者说无法「完全治愈」的神经系统疾病。
这就是长期疲劳的损害。而疲劳所产生的进一步影响,警觉产生的压力,无法集中的注意力和耗尽感,才是疲劳影响中最伤害身体的。长期的疲劳和压力会改变人的性格。
包括我在内,我发现大部分人其实都处在一种疲劳的恶性循环当中,作者写作的初衷,也是想让大家科学的理解压力和疲劳,并提出好的休息策略,其实最简单最有效的策略就是良好的睡眠。
我们需要对自己的疲劳耐性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即我们每天能做多少事情,能高效工作多少时间,解决多少问题。如果再多则会有耗尽感、对工作生活的绝望感,从而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每天按时休息,睡前关灯,不看手机往往就能解决大部分人的问题。
另外,冥想也是一个好办法。
后记
下一本书是《心流》,其实很早之前就想读了,一直没抽出空来。我开始慢慢理解,为什么宗教一直存在了。科学和宗教都是信仰,信仰的终极都是一样的景色。
天越来越冷了,心里的火还能烧多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