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人生如路,这是我坚持日更的第八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23150/2c49870e40a8185b.jpg)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依然主要围绕辩证法来阐释,正所谓善恶、美丑、高低、胖瘦、高矮都是有了参照物才生出诸多的评价,所以不能因为你个子高了就沾沾自喜,甚至就看不上个子矮的,因为正是这种身高差异,才显出你的高。所谓的善、美需要由恶、丑来衬托的。
我们所依赖的一切标准都是相对的,不必纠结于这些所谓的表象与事实。
而应该正如老子所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弗居。这正是目前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生而不有,强调的就是面对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不要过度控制,就是凡事不要生出好胜心,将孩子当成实现自我的工具,那就是没有做到生而不有,而应围绕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断提升思考能力,锻炼思维敏感性等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正向引导。至于孩子的未来在何方,不要用过多的兴趣班、奥数班等各种课外班次将他们绑在提升成绩的这一狭窄的道路上。
复利人生曾说:人生是长跑,真到工作时,看的不光是学校,更是综合素质的比拼。孩子读书,若智商并不出众,没日没夜投入,的确有可能达到考年级前10,但这样必然已没时间做别的。不如就考个70分,培养一些别的能力和爱好,降低预期,心态会很好。
若琳姑娘劝云少不迷茫的一段话,真的深得我心。你要先去做才知道该做什么,要先去做才知道要怎么做。你只有跑起来你才知道你是跑的太快还是跑的太慢,你只有跑起来你才知道那个脚要怎么下地,怎么抬起来。
这句话跟曾国藩家书中某段文字如出一辙: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的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份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份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稀有命定,丝毫不能自主。
对认准的事情,就脚踏实地、日拱一卒,至于能否功成名就,则需要放平心态,循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不断丰富我们的学识与思维,不断的滋养自己灵魂与精神,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所有内在自信都是源于我们不断地积累,不断地丰富自己才得以双脚稳稳的站在厚重的土地上。正如有句名言就是真正的高贵,并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美琪今天说:你大脑中背负着100件你在未来将会或必须做的事情的重担,却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你现在就能做的事情上,那注定什么也做不了,你不焦虑谁焦虑。
周岭在《认知觉醒》中说,你陷入怠惰、懒散、空虚的情绪中动弹不得时,往往是因为你的大脑处于模糊状态。大脑要么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要么同时想做的事太多,无法确定最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要么知道目标,但没想好具体要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去实现。不管你处在什么状态下,只要拿出笔和纸,写下目标、写下时间,你的元认知能力就能迅速提升,你就会动力满满。归结起来还是那句话:认知越清晰,行动越坚定。
一起加油吧,各位践行早、读、冥、写跑的小伙伴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