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求知欲还在的话,我想知道,近来,有什么认知是让你感觉相见恨晚,感觉如梦初醒的?
又,你是否会因为认知上的提升,而对求知上瘾呢?当然,我最想知道的是,你是否因为践行这些认知,而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了呢?
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话,我想知道,那是为什么?或者,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亦或者,你有没有意识到过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呢?
我猜,很多小伙伴在儿时应该会像我一样,张口闭口都离不开三个字——为什么。可待我们慢慢长大,才发现,好像我们真的已经很久很久没有问过为什么了。
于是,我不禁想扪心自问,也同时,替所有有和我类似经历的小伙伴问一个问题,“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一个不小心,我们就弄丢了我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呢?弄丢了,现在看来,如此重要且罕见的品质呢?”
留心观察生活,或许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无知的人,越觉得自己无所不知;而越是求知的人,越觉得自己无知透顶。”
我猜,在那些停止了求知步伐的人群之中,肯定有一部分人坚定的认为自己已然无所不知了。或许,这恰恰是,为什么我们不再问为什么的原因了吧,且还是的众多原因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再进一步观察,也许我们还会发现,那些以为自己无所不知的人,好像真的“无所不知”。因为,无论你问他们什么,他们好像都能对答如流。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们通晓国家政治,熟知历史轶事,甚至,他们连街坊邻居,同事同学,谁买了车?购了房?讨了媳妇?招了女婿?都一清二楚。
而在他们身上,我们似乎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即他们常常都过的很一般,很一般。
仔细想来,也好像可以理解,整天关注别人,整天把自己最为宝贵的注意力用在别人身上,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关注自己呢?哪还有多余的注意力用在自己的进步与成长上面呢?
在读书的时候,有父母和师长的引导,所以,我们会关心对我们真正有用,促我们发展,推我们进步的知识、方法、策略。即便当时的我们感觉那些东西枯燥乏味,且还天真的以为那些东西毫无用处。
而当我们终于走出校门,终于脱离了父母和师长的“掌控”之后,便放飞自我了,便感觉“重获新生”了。也便感觉,根本不用读书也可以懂得很多道理,根本不用学习也可以成长,成人,成才,且成功。
殊不知,在这花花世界之中,有太多诱惑,太多猝不及防,太多耗费我们的宝贵的注意力的事情了。
而这,可如何是好呢?
说的抽象一点,是找回我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说的具体一点,是把更多的注意力用在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上;说的再具体一点,则是捡起书本,是身体力行。
2021年年底,我开始每天阅读,开始日更写作,开始每天思考、分析、沟通和复盘。
而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似乎重新找回了,曾经被我亲手丢掉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为每天要写作,所以,我必须要每天绞尽脑汁的找寻有趣,有用且还要有深度的认知,而我又会通过写作,将它们一一内化。
于是,一个有关于“求知”的正向循环,就这样在我身上持续不停地运转起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