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一家做高校教育辅助软件的公司已经3年,从未曾通过一个较大时间的尺度去分析过这个细分领域及产品的发展。借由这次作业,回顾梳理一下在教学交互活动这一小范畴在时代变迁中的更迭。
我们公司是做线下教学的在线辅助工具的,针对的是高等教育学校。而我毕业至今已5年,对大学时期的事情有些记忆已经模糊,可能梳理分析的不太准确, 欢迎看官补充。
Ver 1.0 时代
这应该是比我年龄大的人的大学时代。那个年代只有纸质化的管理、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纸质化的。所有学生入学前都要缴纳书本费,购置大量的课本。老师上课全靠板书,如果学霸们要将老师的教案记录下来,只能在上课的过程中奋笔疾书,因为不消几分钟,老师的板书爬满了黑板时就要擦掉前面的板书才能继续写后面的内容了。
课后老师布置的作业可能是书里的习题、练习册里的习题,又可能是板书在黑板上的题目由学生抄写到自己的本上。下一次上课时将作业本提交给老师批阅。老师要统计学生的平时成绩,只能自己一份一份地统计。稍微“高效”一点的做法无外乎邀请助教帮助统计。
学期结束,大家参加的考试都是学校统一印发的试卷。这份试卷是通过老师精挑细选题目,精心排版再排期打印出来的。如果出题时不小心带上错字或者错误的数据,考试时挨个教室通知更改也是一番功夫。
当假期来到,学生们都打包行李回家之后,老师们还要集中到一起批改试卷,登记成绩。之后可能还要将各科的成绩再填写到学校管理层下发的报表中,作为档案记录存放在档案室的某一个角落等着常年积灰,不再拿出来翻看一次。
学生会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的成绩呢?那当然只能等到下个星期开学后在某个教学楼角落的榜单中统一查看了。
Ver 2.0 时代
这可能就是我上大学时候的事情了。课本依然是纸质化的,练习题也依然是纸质化的。但是不一样的是,我们的教室里多了一套叫做多媒体教学设施的东西。可能包含了一台电脑和一个投影仪。这样子,老师的教案内容就不再需要一次一次地写在黑板上又被无情地擦掉了,而是可以做成PPT,一次制作无限次使用,同时还可以在课后将该课的PPT给到有需要的同学。一到下课时间,学生们就手握一个 4G 的 U 盘排着队,轮流跟老师说:“老师,拷一下课件。”等到所有学生都拷贝完课件之后,老师疲惫又匆忙地赶到下一个教室上课的身影我至今依然记得。至于为什么不是一个人拷贝之后,分发到其他人手中呢?我想那个年代U盘里的各种病毒和还不是那么高级连群都还没有的QQ大家都还有印象哈。
而考试和批阅试卷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有一些部署在学校本地的机考系统。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就会接到一茬又一茬的机房安排通知,毕竟考试系统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学校也没有资源说做得特别大规模,只能是有限的资源大家排队使用了。
学期结束之后,学生也可以远在家里通过互联网访问学校统一购买设置的BB(Black Board)平台,查看自己的各科成绩。同时这个BB平台也搭载着不少的扩展资源或者精品课程等。但是奇怪的是我的大学时期并没有享受过这些东西,后来用户调研中才了解到这些精品课程等都是学校的管理者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中提及的重点学科等 title 开设的,跟学校的培养计划有时候并不匹配,所以大部分购置之后也就是购置了而已。
某学校 BB 平台当然,BB平台也有其进步之处,起码可以实现部分事情的互联网化管理,学生的成绩也可以做到无纸化的记录。但是这些系统有时候未必能涵盖教学管理中的所有情况,就使得学校可能会针对不同的业务购置不同的系统,而不同的系统可能互不兼容,处在各自的“数据竖井”中,每当要做报告,就要整合从不同系统中导出的数据,效率低下。甚至由于其只是部署在本地服务器中,如果管理员做了不恰当的操作,还会发生如下悲剧,我想信息中心的领导应该是欲哭无泪的。
百度中发现的某条信息Ver 3.0 时代
这应该是我毕业之后的事情了,因为我正在做这件事情。。。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课本可以不是纸质的,而是可以用移动设备或者电脑下载到的电子版的了。它不仅可以承载知识内容,甚至可以记录学生发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并在某些维度上进行统计和分析,反馈给师生,以作为下一步教、学的指导。如果这么说,它应该是一个工具,但是如果我们加入社交的属性呢?它所能产生的价值将会爆炸性地提升。比如我作为学生,针对书本上有一个知识点不是很明确,我可以标注它并提出一个问题,所有这本书的用户都能看到这个问题,并产生回答,可能就变成了一个藏在书本里的知乎。
老师的课件可以通过应用上传到云端并直接分发到班级中所有学生的手机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和查看,这相比过去要高效得太多。甚至还可以依赖移动互联网的存在,面对面或远程进行一些即时快速的小互动,增强教学效果。而这些互动的行为及结果数据也会随即产生并记录在云端,通过数据分析,在班级范围内,可以产生对班级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在学校范围内,可以形成学校的教学质量报告。在全国范围内,甚至可以作为对国家当代大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分析指标。
当然,提到考试和成绩,依赖自有设备,不再是所有人争夺有限的资源,而是可以随时、随地发生。考核的成绩甚至作答过程的行为数据也可以被采集并保存于云端。而经过分析积累的数据,可以将一个学生还原在老师的眼前。这时候,在老师面前,学生不再是学生群体,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教学就不再是“有教无类”,而是轻松实现“因材施教”。
V 4.0 时代
这是一个即将发生的时代,随着人工智能、云技术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结合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还会有更美好的事情发生。所有师生的行为数据都已被采集并记录,将来是否会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对教学过程中隐藏的问题进行诊断?对即将走坏的事情进行预警?我相信还会有其他更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