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江歌案在网上被闹得沸沸扬扬,事件的主要人物刘鑫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网络上声讨刘鑫的人也是一波又一波,甚有者要刘鑫以命抵命,其实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应该跳出感性的圈子全面客观的分析这次事件。
首先简单阐述此次事件,此事件发生在去年11月的日本,来自山东赴日本留学江歌和刘鑫是一对好的闺蜜,江歌的好姐妹刘鑫因为与前男友分手无处可去,江歌收留了刘鑫,然而江歌对刘鑫的收留也正是她噩梦的开始,在收留江歌期间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赶往她们住所,江歌为了保护刘鑫让其躲在家中独自面对陈世峰,却在交涉中激怒陈世峰被残忍杀害,而刘鑫因恐惧始终待在公寓门背后,整个过程中未出门查看及救助。事发后江歌母亲江秋莲试图与刘鑫见面,了解当时江歌的情况,刘鑫却避而不见,江秋莲在数次请求见面都无果后将事件发到网上,在来自网络的重压下刘鑫被迫出面和解并接受采访,由此江歌案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始于感性,止于理性法律的中间带-人性
在此次事件中杀人凶手陈世峰肯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么刘鑫呢她犯法了么?在目前的法律中没有哪一条规定表明她的做法是违反了法律的,但是她错了么?她肯定错了,她错在她丢失了道德,其实刘鑫最开始害怕不敢开门作为一个旁观者可以理解因为换成在座的各位可能有部分人也会做出同样的举动况且她还是个女子,之前看到过新京报评论此行为是“本能利己主义者”不加否认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强大本能,但是更不能忽略一点我们在“人”这个字前面因加上“社会”一词,我们处在这个社会那就不是作为个体独立存在的,我们与身边的人是有关联的,我们在带有人性本能的同时更应该具备社会性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就去逃避我们本该承担的责任。然而恐惧让刘鑫的人性本能更加明显以至于压过了社会性其实也是这一点触发了人性的灰暗部分,就像前几年前的小月月案一样,我们愤怒的不再是针对哪一个个体更多是我们本身,乃至整个人类最灰暗的那块部分。在这次事件中从刘鑫自身而言她为此放大了这块灰暗的部分,她的自保主义让她后续不敢面对江歌母亲,对于刘鑫的这一做法我们是该予严厉批评的。
教育和价值观的导向性
父母的教育
此次事件发生后很多网友也开始将怒火发泄到了刘鑫的老师身上,甚至是中国的教师身上,其实我认为这是一种不理智的的行为,一个人一生的教育不是全集中在学校老师身上的,人这一生受教的主要来源无非是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地方。子不教父之过,在发生这事件后刘鑫的父母也没有主动承担此责任,相反刘鑫的母亲还发信息告诉江秋莲她女儿江歌的死跟刘鑫没有任何关系是江歌自己短命。都是为人父母我不知刘鑫的母亲是站在何等角度说出的这一番话,还是对一个作为刚刚失去女儿的母亲说出如此冰冷刻薄的话,这种溺爱子女包庇子女毫无担当的品质我想也是影响刘鑫在事发后最初不敢出面发声的一项因素。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正所谓言传身教父母的的一言一行乃至自身的品德都将会影响其子女的一生。
学校的教育
再者就是校园教育,在当今中国的教育主要是填鸭式教育为主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深浅和考试能力高低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品德塑造和人格塑造,这也是很多学生在步入大学生活甚至步入社会后在出现了所谓的高分低能的现象,也正是如此最近几年我们经常看到在大学校园频发大学生怒杀室友的新闻报道。这目前确实是中国教育弊端,但近几年相关教育部门也在开始提倡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再教育。所以说此次江歌案中刘鑫的这些行为跟中国教育有关么?有关但我认为不是绝对的,不可把一切责任推给中国教育推给人民教师,这个“锅”教师们背不起。
社会价值观
进入社会再受教这是我们接受教育的第三个地方,我们走出大学校园步入社会我们就要更多的学习如何为人处事,同时这也是我们的价值观一个再塑造的时期,而社会中的风气会间接影响我们的这一时期的价值观的定型。目前的中国是一个面向国际社会且文化交流全面开放的大国,我们在宣扬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西方国家的文化乃至价值观也在传入我们国家,而西方的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也在这文化的全面交流中逐渐影响着年轻一代人,正像江歌案中的刘鑫就是一种遇事无担当遇事先考虑自我的强烈个人主义表现,包括在后来接受采访中网友也都不买她的帐,正是因为她给大家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没有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是急于摆脱自身负面新闻的不诚实的形象。因此我认为国家在全面发展文化交流同时应该大力弘扬我们自古以来的优良品质,在社会中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始于感性,止于理性媒体的传播
在此次事件中让大家更多关注参与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媒体,通过媒体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此次杀人事件也对江歌案的案情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是成为了网络暴力的重要推手。起初在不明真相时就有自媒体爆出中国女留学生在日本被杀,很多不明所以的吃瓜网友便开始说出“活该被杀,不好好爱国偏要跑去日本。”“卖国贼,这样的人该多死几个。”这样的话语。随着案情的逐步展开很多自媒体也开始关注并且夹杂着自己感情色彩做相关的报道,这时很多网友便形成一边倒所有矛头都指向了刘鑫,并让其以命抵命。首先我认为这些带着感情色彩报道此事件的自媒体人是缺少职业素养的,因为作为一个媒体人客观公正的报道是前提,把事件的始末真实的展现给关注此次事件的大众才是一个符合职业素养的媒体人。其实很网友在最初是不太清楚整个事件的经过的所以他们也很很难做到理性的思考和客观的评价这些事件,然而媒体带有感情色彩的报道恰好是带有引导性的,这会让很多人不去独立的的思考会被这些媒体的感情线带着走,会很难做到客观的评价这些社会事件,其次我认为媒体客观公正不夹杂个人感情色彩的去报道此次事件会让更多人在把这个事件作为一个社会点去进行深层次思考,把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大众,我觉得这才是媒体应该做的也是最正确的做法。
开始我们都是因为感性关注了此次事件,在了解了始末后我们应该更理性的去深究此次事件,不要仅仅把它简单的当作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只有把它作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去探究,这样才可以杜绝更多的江歌案发生。
1次浏览
赞 评论 转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