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活水深度现场教学|中国特色小镇看浙江!

活水深度现场教学|中国特色小镇看浙江!

作者: 活水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8-09-04 10:35 被阅读8次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特色小镇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产”、“城”、“人”、“文”融合的发展创新平台

特色小镇的概念特征可总结为:相对独立于市区,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按照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特色小镇应具有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征。

特色小镇和传统的工业区或者旅游景区相比定位和功能有较大差异。和传统工业园区相比,特色小镇是一个集产业和生活为一体的综合区,其产业规模可能并不大,但是通常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知名度。和一般旅游景区相比,特色小镇通常是挖掘或培育人文、历史、现代旅游服务。

对于特色小镇来说,人才是核心、产业是命脉,旅游则是产业的延伸关键。特色小镇最终是为人服务,一方面凝聚并服务好本地居民,另一方面吸引特定产业的人才。在此基础上,特色小镇要与当地优势产业相匹配,在产业链条中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旅游是相当一部分特色小镇着重发展的产业,而对于非旅游主导的特色小镇,旅游便是一种城市功能,表现形式包括会议会展、文化科技体验、产业博物馆、民风民俗等。

风起于浙江,兴盛于全国

特色小镇最早出现在 2014 年的浙江,两年后迅速风靡全国。国家多次力推特色小镇,并将特色小镇与驱动新经济的七大产业发展相提并论,将特色小镇定位为浙江产业创新的重要载体。

从全国范围来看,特色小镇经历了四个阶段:探索阶段、酝酿阶段、成型阶段和推广阶段。

作为特色小镇的概念的诞生地,浙江也是国内特色小镇发展最为成熟的区域。浙江目前工业经济总量中有 70%都是传统产业,“特色小镇的建设落地就是以产业的有效投资,推进产业的经济转型。浙江将特色小镇的创建方向放在了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和高端装备制造这 7 个被认为支撑浙江未来经济发展的万亿元级潜力产业,以及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上。

总结浙江特色小镇的成功原因,产业积淀和机制结构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1) 浙江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在浙江形成了众多块状产业、特色产业,数百亿规模的“块状经济”集群就有 300 多个。例如慈溪小家电、南浔木地板、桐乡蚕丝被、诸暨袜子、上虞伞业、义乌饰品等,这些块状特色产业规模不大,但是市场占有率很大。浙江有“将比较多的资源堆积在一个小空间”上面的创新能力,所以特色小镇在这个地方就率先发展起来了。

(2) 活跃的社会资本:浙江当地社会资本非常雄厚,小老板、小企业多。长期以来浙江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资本占比超过 55%,全省 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生产总值、80%以上的外贸出口、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来自于民营经济,具备雄厚投资基础。

(3) 较早的政策思考:浙江率先在政策上做了探讨,由省级有关负责人担任组长。包括工商、税务、科教、组织、人事、发改委、住建等很多部门都在研究如何推动特色小镇发展。

目前,浙江特色小镇的申报已经进入第三轮阶段,发展态势良好。2015 年 6 月 4 日,第一批浙江省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正式公布,全省 10 个设区市的 37 个小镇列入首批创建名单。2016 年 1 月 29 日省级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正式出炉,42 个小镇入围第二批名单。

“旅游”、“产业”成为特色小镇两大主题

旅游文化主题特色小镇是当前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方向。按照小镇的特色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旅游为主的旅游特色小镇,二是以产业为主的产业特色小镇。在全国首批推荐的 127 家小镇中,旅游型小镇占比最大(50.39%),其次为历史文化型(18.11%),因此泛旅游小镇合计占比高达 68.5%。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小镇需要依托既有的成熟产业,而旅游类小镇适用范围更广、投资回收期更短,成为当前各地追捧的主要模式。

从地域分布来看,首批特色小镇主要集中在民营经济发达或者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华东(35 个)、西南(21 个)地区获批小镇数量较多:华东以浙江、江苏为首创建了一批产业特色小镇,西南则主要由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特色文化旅游小镇组成,也有部分产业及创业特色小镇。

消费升级创造特色文化旅游需求

收入提高消费升级,旅游产业持续壮大发展。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均呈现快速增长,旅游消费成为了受益最明显的消费方式之一。近年来,人民群众对于出游的热情愈发高涨,以国内游为例,每年国内旅游的人数已经接近 45 亿人次,人均花费也超过 870 元人民币。从各个小长假周边游、自驾游火爆的需求可以看出,国内的旅游供给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出游需求了,因此,我们认为以旅游产业为特色、合理规划开发的旅游小镇存在很大的市场潜力。

特色旅游成为当前消费者追捧的热点。目前国内旅游市场向散客主导和多样体验转变,除了传统的知名旅游景区外,近年来涌现出了一系列地方特色旅游目的地,例如江苏兴化的油菜花海、浙江嵊泗列岛等。旅游小镇的文化特色,在于挖掘地域文化内蕴,或植入与产业有关的特色文化内涵,以形成小镇的个性精神。

多方参与,特色小镇以点带面开拓市场

住建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第一批 127 个特色小镇建设带动产业和农村发展效果明显。127个特色小镇自公布以来,新增企业就业人口 10 万人,平均每个小镇新增工作岗位近 800个。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1/3。

从全国来看,特色小镇的建设将产生十万亿以上的投资额。根据已经初步建成、有企业进驻运营的部分小镇统计来看,平均一个特色投资额约为 50-60 亿。按照住建部总规划亿。按照住建部总规划 1000 个特色小镇,将产生 5-6 万亿投资额。;如果按 31 个省市的规划总和,2400 多个特色小镇将产生 12-15 万亿投资额。而建成后的特色小镇如果能够形成利润生产中心,带动片区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商业模式:小镇定位明确,多层盈利模式清晰

特色小镇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土地一级开发、二级房地产开发、项目运营、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开发运营四阶段。在实际操作中,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通常是以一揽子服务或按功能、区域划分的块项目为主,例如古北水镇是由中青旅负责进行整体开发、运营。当前阶段,特色小镇的盈利主要包括开发运营收入和政策补贴收入。

“旅游”、“产业”小镇模式各有特色

具体到不同类型的小镇,其盈利模式略有差异。旅游小镇和产业小镇的出发点并不相同:旅游的核心是消费,尽可能的吸引消费者来流动消费;产业的核心的生产,尽可能高技术人才创业就业,长期定居。二者发展路径截然不同,所需要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盈利模式也都差异巨大。旅游特色小镇对于交通和区位因素的要求较低,但是对天然的特色旅游资源要求颇高,建设成本主要集中在景区的开发,并通过旅游运营获取盈利,和一般景区并无二致。产业特色小镇对交通区位以及产业配套要求较高,比较容易出现在大中城市周边,通过税收、政策补贴等盈利。


活水教育,创始于2006年。深度现场教学标准制定者,中国双创服务行业领跑者。杭州未来科技城核心板块指定现场教学服务商,海康威视、众多独角兽企业、阿里巴巴标杆游学战略合作方。现已成功研发并全国加盟合作1.0版现场教学产品矩阵: 浙江模式、全域旅游与美丽乡村、互联网金融、揭秘独角兽。


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水深度现场教学|中国特色小镇看浙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xg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