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转发:硬核标语与诗歌

转发:硬核标语与诗歌

作者: 耘心 | 来源:发表于2020-02-14 07:36 被阅读0次

1.我承认民间硬核那些标语在应用场景和受众群体中更起效,它们起效的方式就是直接、恐吓、震慑。这是一种治理术,离语言的哲学早已十万八千里。不是一回事了。

2.日本援引唐诗,因为它表达的意图跟民间标语也不一样,它不需要为治理效果负责。语言是复杂的。

3.粗鄙化的语言背后是矮化、窄化和氓化的思维情感;灾难给了这些直接、恐吓、震慑,给了这些矮化、窄化和氓化以合法性;这个合法性从某某时期就开始了,语言的流变也许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们的社会仍然从未走出“非常时期”。

4.用东瀛唐诗嘲笑民间标语是不对标的。我们唯一感慨的不过是人类在危机面前竟然也有另一种姿态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的空间正是靠文明、靠文学艺术来撑起,正是文学艺术的那种非直接、非功用的姿态,用更复杂的语言因而也包含了更立体生动的意涵,使我们发现竟然可以有那样一种活法,可以更从容、更深长。

5. 口号的作用在于,迅速凝结起“共同体”,在粗鄙化的标语的逻辑里,共同体总是依靠外部威胁、依靠危机触发群体利益熔点儿儿凝结, 但是文化本身本来就应该是那个共同体。

6. 其实那么多标语的叙事都是类似的,第一,诉诸诅咒,例如你要是不听话就明年上坟、妻离子散;第二,诉诸暴力恐吓,例如出门打断腿,再出打掉牙;第三,分配荣辱,例如在家光荣,出门可耻;第四,将前三者提拔和挂靠到大局上,例如我为国家省口罩。

7. 在这之上,由官方的必胜话术和赞歌接盘。你不需要知道为什么今天出门明年上坟,你只需要照做,照做+相信gov,就会活;不听,就会死。 所以,也就产生了民间的割据、互害、互啄、倾轧。因为我不知道究竟全部事件发生了什么,危害来自哪里?怎么发生作用?正常的预警、防御机制怎么运行?

我没有更具体的判断,我只知道外面好危险,出门会死,于是最多复杂化成为:你出门我会死。所以,焊门、拉铁链就出现了;高速上哪个口都下不来出现了;排斥外地人、赶租客出现了;甚至弃狗杀猫也出现了。

8. 听话+相信gov,这是一条极其粗放的思维线;怎么听?听哪句?思想上相信,行动上怎么搞?否认了一切更具体和复杂的程序,也就无法解决任何稍微复杂的问题,只能出现暴力执法、一刀切、毫无现代体系观的治理能力。

9.语言表达打开了我们思考和感受事物、思考和感受命运的维度。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官方空洞的口号还是民间粗鄙的标语,透支了我们对丰沛情感和思考方式的期待。我们感慨的是人竟然可以更体面,有余地,即便命运在头顶,除了那些必胜的空话,人也不只有生死存亡、甚至你死我活,外交场上不只有欠债还钱、怨妇索债。

这个环境里,怎么可能出现青山明月,风月同天?人类根本不知道小到私利、大到政府这两条线之外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不相信人内心的真善美,也不相信权力之上的更大的道义和命运。

10. 但诗歌写的正是这个真善美和这个道义与命运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发:硬核标语与诗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ar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