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召开物理组教研会议,由金晓松和彭丽萍共同开展同课异构,两位老师风格迥异,各有特色,很多方面值得学习,我受益匪浅。唯一缺憾的是八年级一位老师请假,另一位老师最后研讨时去上课了,他们对教研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后面再加强督促。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教研效率和质量,值得我再思考。
2.召开本学期媒体小组第一次会议,有意义,促进每个成员之间思想的沟通、工作细节的沟通,大家也为宣传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好点子,也对之前的工作指出了一些问题。同时组建媒体小组,这件事情是我一直想做又一直在往后托的一件事情,是由于自己忙还是由于始终没有突破自己的原因,一直到现在逼着自己寻找团队成员加入媒体小组,这个事情要么我自己干,要么组建团队大家一起干,务必要把这个事情落实到位,而且提高宣传的层次。之前发布了一次媒体小组招募通知,大家都没有报名的,可能就自认为没人愿意加入我们的团队,可是经过找了几个人谈了之后,自己心理有个数了,其实很多时候大家没有去关注或者没有去了解,他们的主动性需要我们来提高和督促。本周找了樊盼盼、代娟娟、迟正威、张洁,他们都愿意尝试来做一做,再加上张久超主动加入媒体小组,现在媒体小组的人逐渐壮大,后面做好统筹和策划及分工,希望能够把学校的宣传较之前相比不管是效率还是质量都提高一定的层次和深度。我希望这个团队有别于行政团队,这个团队不需要行政的干预,而是让大家有个共同的想法和目标,一起为一件事情出谋划策,每个人不光为团队付出,也同时能够在团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我希望若干年以后,每个人再回忆起这段历程,这段历程是值得大家回忆的一段时光。
3.工作方式的转变。之前很多事情是自己亲力亲为,当然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好,现在由于事务繁重和自己的精力有限,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投入到每一件事情当中,很多事情力不从心。而本周很多时间花在了与人沟通上面。现在如何协调他人把具体的事情做好,是值得自己去思考的,如何培养和带领他人或团队共同做事情?如何激发团队的凝聚力?如何督促他人把事情做得比自己亲自做做得还优秀?等等这些问题是眼下需要自己去琢磨的。当把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建立起来,共同去为一件事情去奋斗时,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这就是我现在去不断思考此事的价值所在。
4.班级课堂管理一直在观察,本周尝试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培养组长对问题的讲解能力,在小组讨论的氛围下,督促每一个学生融入到小组讨论中,有讲解简单的,有讲解教难的题,小组内根据每个人对问题的认识程度来进行讲解,最后大家都解决不掉的,我再来对部分题进行详细的讲解,课堂上一个时刻只允许有一个聚焦点,关注每一个同学课堂上的状态,全班同学共同去思考和解决一个问题,这样的状态也是我从金老师那里学来的,这是我要去引导的。
5.下周,党建材料的整理也需要拉人一起来做,和别人组建不同的团队,去做不同的事情,逐渐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不断提高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做好润滑剂,思考团队动力的源泉,学着用心踏实去做团队的引导者或者推动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