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感觉:现在的旅行,或近或远,感觉走过的似乎都是同一个地方。你眼前所见的人文景物、玉砌雕栏,似乎都是相同的特色。旅行似乎就变成了花着钱买见过,花着钱刷朋友圈话题!有意思耐寻味的旅行体验似乎越来越少了。
其实,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旅游是在大三的那年。宿舍五位同伴两天都没有课,于是心血来潮,一块儿去北京看升国旗。
晚上11点的火车,到北京的时间是凌晨三点。我们的计划是待在火车站等到五点,乘坐地铁一号线的第一班地铁到天安门,然后早点去排队。因为之前攻略过,正是旅游旺季,如果天安门去得晚,排到后边,什么都看不见。
结果,生活似乎总是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五个在地铁上面睡着了。哈哈!因为地铁一号线的线路是个环形线路,只要不下车就会一直绕圈。等有人醒来时,地铁早已绕了好几圈,等到我们下地铁时已经将近六点了。
最先醒来的老大,把每个人在地铁上的睡姿排了照片,最有意思的是小四,睡觉时手把着伏杆儿,头向上枕在大胳膊,闭着眼,张着大嘴巴,还有位站着的大姐慈爱地看着小四……当离别四年后,老大发过来这张照片,我满满的回忆,险些落泪。
睡觉误了点,等我们跑到到天安门广场时,早已人山人海。我们长得较矮,离得又远,像个肉夹馍夹在人群中,什么都看不见。所幸,周边有个拿录像机的叔叔,我们还可以透过录像机看升旗仪式。
后来,我们一行人去了国家博物馆,不过,令人嗤之以鼻的是,在这里我们的主题竟然是睡觉,因为太困了,宿舍的五只看见长椅就想躺在那里睡觉。
小三在QQ空间里,记录了我们这次旅行的许许多多照片,照片的主题就是《极致的累》,看着我们几个,或躺在椅子上,或坐在地毯上睡眼惺忪的样子,至今都感触满满。
今天读了台湾作家詹宏志的《旅行与读书》,我不知怎得就想起了大三的这段困意满满的旅行。我不敢自问这次旅行我有什么收获。因为见过的人、听过的声音、吃过的美食都没有印象了,但是我敢说,它很值得!
我仍会记起我们睡在地铁上,小四的睡姿;仍会记得我们几个挤在一起看升国旗的囧态;还有博物馆里几个人依靠着困意满满的样子!
古人有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网上有人说,浮生若梦,自当珍惜!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可是本书作者在詹宏志看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可以成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和一个学者对自我的最高追求。
旅行就是迫使自己离开最熟悉的支撑系统,用你所学到的对世界的全部了解对付面临的一切挑战,旅行的原意就是把你遗弃在某个地方,要你活着回来!
读书看起来像是虚拟景象,而旅行就是角色扮演,读一个人的书,去旅行、去看别人的生活。去经历另外一个世界,另一个光景,另外一种风情……这些都是人生的扩大。
可是,如今的旅行服务把已经把旅途变得太过舒适。旅行原本就应该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改良的工具。又有多少人真真正正利用旅行来提高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