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30
很多人懂事后,就开始习惯跟父母报喜不报忧。生活,工作,遇到什么挫折,都开始自己扛,自己忍,怕父母知道了更加担心。而父母为了不让子女担心,不影响子女工作,生活,不给子女添负担,也同样对子女报喜不报忧。大家的谈心的对象最多的是朋友或同事,而不是最亲近的子女或父母。我们有意无意地担心向家人诉说苦恼,挫折,煎熬等会让对方过度担心或对方无法理解,更无法支持,于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态度关上了和家人谈心的大门。
于是很多人和家人的相处模式不知不觉变成了这样:和父母常住的,每天一起吃饭,把父母的照顾当做理所当然,偶尔聊几句家常,偶尔一起外出散步或游玩;在外地工作的,一年回家1-2次,或者偶尔多几次,每月打1-2次电话回家简单嘘寒问暖几句,每次回家的第一天都异常激动,信誓旦旦地说好想爸妈,回到家后要多陪陪爸妈。但回到家后不是做宅男宅女就是天天外出不着家,临近假期最后一天才后悔没有好好陪爸妈,带着愧疚和没玩够的心情无奈地回公司上班。无论哪种相处方式,子女和父母的言语沟通都甚少。而父母顾及孩子工作或学业辛苦,能不打扰孩子就不打扰孩子。于是彼此话题也就剩家常,邻里关系,亲戚关系等。会主动谈心的微乎其微,甚至小心翼翼,怕给对方添堵。
我们都以为,这是爱家人最好的方式,但却忽略了这种方式带来的伤害。比如:我们常听到,孩子经常抱怨父母不理解他们,父母抱怨孩子不理解他们。许多人把这定义为“代沟”。
是真的有“代沟”吗?还是彼此缺乏坦诚地谈心呢?结婚的人都知道,夫妻两人的沟通很重要,尤其是谈心,不谈心根本猜不透对方想什么,更难理解彼此,于是非常重视夫妻两人沟通,经常积极主动和另一半谈心。但很多人在处理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犯糊涂了:不和对方谈心。他们忘了,同样,和父母关系和孩子的也是一样的,需要谈心才能真正理解对方。不谈心,谈何真正理解?谈何支持?
由于不习惯和父母谈心,不习惯和子女谈心,当我们遇到烦心事特别堵的时候,我们会很无助,一方面渴望父母或子女能看穿自己的心思,能主动帮自己化解心中的疑虑,另一方面,又害怕和父母和子女沟通,生怕得不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于是,自己忍着,忍着,能忍就忍!然后,终于熬过去了。还沾沾自喜,真好,没让父母或子女担心。当再一次心堵的时候,又面临同样的困境,但又毫无悬念的做了同样的选择:坚决不和父母或子女谈心。坚信他们不会理解自己,不会支持自己的。于是,周而复始,恶性循环。父母和子女之间一直都得不到有效沟通。所谓的“代沟”也萌芽了,而人们津津乐道,不以为然。
和父母或子女沟通真的那么可怕吗?其实不然。不是因为太可怕,而是因为你一直没有勇气开口。你的不勇敢你的顾虑给你累积了太多太多的恐惧,那种恐惧严重地阻碍了你和对方沟通的桥梁。
你有尝试过,鼓起勇气和你的父母或你的子女坦诚地谈心吗?如果没有,请不要说,太难!因为你还没做呢!
当你哪一天,真正鼓起勇气开口和父母或孩子沟通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对方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难沟通,他们都很理解你,只是你从来不开口,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开口而已。
如果当你第一次鼓起勇气和父母或孩子谈的时候遇到了挫折,别灰心,别害怕。那只证明你们谈心的次数太少太少了,少到对方仅凭一次谈话无法理解你。你要做的是,继续鼓起勇气和对方谈谈心。一次不行,就2次,3次……只要有诚心沟通,对方一定会理解你的。多一些勇气,多给一些时间彼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