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这个故事,其实很常见的。
人们往往会在追寻一个目标的过程中,渐渐迷失自己,忘掉原有的追求。
比如有个姓卢的书生,与青梅竹马成婚,俩人郎情妾意,扬州的瘦湖垂柳,青石小桥,都见过二人撒下的狗粮。
但显然书生还是得赶考,不赶考怕是很难改善家庭境况。
然而书生总是会想自己家姑娘,越想姑娘就越学不进去,书生遂痛下决心,与同窗隐居西山寺里,断绝与故乡的联系,发愤读书。
我:……
这就宛如一个智障。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事还挺多的,我身边就有个汉子,为了能去异地恋女友的城市而发愤考研,结果沉迷考研,跟女友分了。
这种听起来荒诞的事屡见不鲜。
曹操曾经想拯救大汉,是为数不多的忠臣,他不畏权贵,在济南府整顿吏治,不顾性命的去追击董卓。
最后他刚死没几个月,儿子就篡了汉。
为了拯救大汉,他必须拥有强有力的权利,但当他拥有权利,却成了毁灭大汉最大的一股推动力。
我们也不能笑话人家,因为那些能不忘初心的人都是圣贤。
同在汉末那个时代,也有人跟曹操处在相似的位置,只要他想,他随时可以夺权。
那人就是诸葛亮。
这俩人的追求挺像的,诸葛亮想匡扶曾经的大汉辉煌,恢复盛世肯定要一统天下,一统天下注定要夺取权利,不择手段。
只是你不择手段夺权,你所恢复的注定不再是你憧憬的天下。
你的家族崛起,高于皇权,依附于你的门阀会越来越多,最终用这种方式得来的天下,注定是两晋的贵族政治。
六朝旧事如流水,都只谋门户私利。
所以诸葛亮停在了最后一步,他没有夺权,身后有无数条细微的绳索与镣铐,他便带着镣铐起舞,他要用更光明的手段匡扶天下。
我要更光明的道路,我也要天下重归一统。
而且只能通过这条路,去完成这样的目标,即便这条路难于上青天,即便会累,累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才是重要啊,他心中的大汉盛世,他心中刘备的知遇之恩,重于泰山,绝不能放弃。
而大汉在曹操心中,说破灭,也便破灭了。
曹操逆着时代,想挽回大汉的一点影子,那是他诗人的怅望,他心底里是知道的,大汉救不回来啦。
诸葛亮说,不,你根本没尽全力。
你从没在献帝面前当过忠臣,从没想真的辅佐过他,你身边家族儿郎的前途,都比大汉的命运更重要。
你根本没尽全力。
那些你心里真正重要的事,你一定不会放弃。
你放在如今,我那位沉迷考研,而女友分手的兄弟,其实他也可以二者都要。
只是他累了,他说他累的怀疑人生。
但明明是你对女友许下的承诺啊,明明是你答应了姑娘,说她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怎么你现在就要放弃呢?
她从来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直都是自己。
这没什么不好的,但你不该骗人骗己啊。
你是那时年纪小,才轻许海誓与山盟。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东西你是失去之后才发现它有多重要,那更是惨不忍睹。
还是说姓卢的书生和姑娘吧。
那年京城里传来消息,有个与书生同名同姓的人死了,姑娘又联系不到书生,觉着死的肯定是他无疑。
家里开始催姑娘改嫁,姑娘垂泪数月,还是没能抗住,被嫁去了其他地方。
姑娘在新的婆家里哭诉,说自己嫁过来实在是被父母以死相逼,实在无心改嫁,愿在您身边常伺左右,做个婢女。
新婆婆被姑娘打动,同意了。
那年姑娘随婆家离开扬州,路过金山寺的时候题诗一首,心想从前的生活就此告别了。
那年也是书生中了进士,衣锦还乡,才发现出了这么大的变故。
书生反应过来,打了自己一巴掌,说我就是个傻逼,然后风风火火追出去。
追到金山寺,看到姑娘那首诗,刹那间知道这是姑娘所写。遂叫人沿河高歌,希望能让姑娘听见,自己回来了。
有朋友劝他,说你这姑娘毕竟算是再嫁,你堂堂进士,什么样的好姑娘找不到,何必呢?
书生:傻逼,滚!
遂继续狂找,终于在江中与姑娘相遇,书生痛哭流涕,二人破镜重圆。
这个故事……其实放现在,估计姑娘大概就不会再理他了……
所以有些事如果你真的觉着重要,那千万别那么轻易放手,如果等你失去后才明白重要性有多高,那怕是已经晚了。
累点就累点吧,能让人动心的东西不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