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则为了抢学区房头破血流的新闻,有人戏言:
念清华都买不起房,还买什么学区房。
此话真的深深触痛了留在大城市奋斗的各路年轻人,清华学子都充满焦虑,更别提学渣们了。
看了这句话,也想到了曾经的自己,以为千军万马头破血流地进了大城市,就能站住脚跟,紧接着过轻松的日子直到安度晚年。
然鹅别人家的孩子其实是这样的:虽然爸爸在在开租车,妈妈在百货卖香水套装,但是爷爷奶奶还留了两套房子给学习不好特别爱打游戏的孙子。
而你举着全家的希望闯入大城市,累的气喘吁吁还要抬起欣慰的脸,天之骄子般拍张照炫酷:背景是不常见的天空蓝和扬起白鸽的广场,右手是录取通知书。
然鹅残忍的现实是,这什么也代表不了。
大城市,进是进去了。然而事情还远远没完。
只有一件事情被确定了,那就是你要凭借着自己微薄的力量,跟不需要为生活操心的大城市孩子竞争。
场面会逐渐变得波澜壮阔,即便你无数次跟自己说我全都是靠自己的,赤手空拳白手起家,却依然在早起背英语,晚上练表格,面对丛林社会时深感疲劳。
个人觉得其中最要命的就是心态。当很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就会被“想要”冲昏了头脑。而忘记问自己:初心是什么?
哦好吧不管你擅不擅长,你非常努力的得到了一些东西后,你会发现,刚刚忘记问自己的那个问题,会自动出现答案:好累啊,我不知道我在干嘛。
拼尽全力沦为生存的走狗,在夜深人静里时却受到自我的拷问。
然后看到《你以为你是在买房?你买的是一个阶级》《阶级城堡的大门已经马上 关闭》这样的文章,不知道为什么又伸手一遍一遍点开。
你会发现身边的很多人依据房产这张牌,很快快向前切换为子女教育。
房本敲开了大城市的生存篇章,但权利和资源是动态的,虽然保住了子女在同一起跑线竞争,倘若没有更强的杀手锏,却也没有胜出的可能。
社会急速发展,高薪工作的技能和知识壁垒不断上涨,智商税也变成了最高的赋税。
教育需求是长期的,当准备捍卫阶层和offer时,你不会后悔让你自己,或者孩子多出一个技能。
是啊,近来真的发现,现在的年轻人早早就知道自己此生要追求什么,并激流猛进的为其奋斗。而只找一份工作的单纯愿景,貌似早就在偷偷的改变了。
工作场所里的竞争,需要的是适应时代的超强技术;高超的沟通技巧;以及强大气度的管理潜质。
心中掂量一下,你哪点可以胜任?大城市梦摸爬滚打,只停留在操作层面的小弟的生活会越来越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青春不再,无法靠萌萌笑脸打动前辈的时光终会到来。而不能再靠年轻产生附加价值时,又该何去何从呢?
不管是技术大牛,销售大牛还是管理大牛,无一不是要靠良好的教育来支撑。
再由此想到未来你的孩子,你能为他提供什么样的教育资源呢?
是非学区房的菜场小学吗?Oh~No,不会吧!
当然事情也不是如此绝对的。能做到的也大有人在,只是长夜痛哭的次数会多一点。
衰老的大山在人类的攻击下正走向坍塌,治疗癌症,延长2年寿命,换个心脏都是明码标价,并与时间挂钩。
记得2016年体检检查出甲状腺的指标不太正常,我去家附近的小医院检查结果被告知要早点吃药治疗。由于我比较胆小谨慎,于是决定要去大医院再检查一次,没想到为了得到医生的诊断只能三次早起五点去排队拉号码。最后又化验了一边血和B超,发现根本没什么事。
这么点事情不仅足足耗费掉我四个上午,当我发现医生连半年后的随诊B超也开了单子收了钱之后,我简直是被巨额的医疗费给震惊了。(虽然有医保)
再紧接着想,你居然还要在这里供养下一代,那巨额的生养费,想想就头疼。
传说中国有一半的人口年龄大于36.7岁,这种情况是我国也是3000年来头一回。富裕的老年人会选择用钱来续命,生癌,换心脏也没什么难的,而你却要继续工作到65岁。
科技虽然进步了,一切明码标价,想享受服务?代价也是极大的。
综上,如果你现在还有个不错的退路,比如回二线城市,你的心就会被故乡一遍遍的撬动。
因为公平终将被消灭,好像从未存在过一样。
相信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不再为了去大城市而去大城市。而是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因为以上的辛苦,唯有是为了自己准备付出一生的真爱,才算是值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