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初心,百度百科解释为:意指做某件事的最初的初衷、最初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消逝,人们做某件事的初心也渐渐逝去,也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由来。
这段时间一直在念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昨天跟朋友聊起初心,朋友问我记得刚参加工作时的初心吗,我说不记得了,当时只知道参加工作了,有责任去做好每件事,但是从没有把这些提高到初心的高度来衡量。巧合的是,晚上正好看了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女主角是一个单纯可爱的女孩,有非常相爱的男友,她的梦想是当一名记者。她去一著名杂志社应聘主编助理,然后就是一个丑小鸭变白天鹅的剧情,穿着越来越时尚,应变越来越灵活,直至脱颖而出,备受主编青睐,超越了首席助理,最后替代首席助理去了巴黎。但与此同时,她与男友也渐行渐远,她自己的生活几乎分崩瓦解。就在她几乎迷失在名利场时,主编跟她的对话惊醒了她,主编说很欣赏她,认为她非常像自己,女主角回想了自己的经历和变化,幡然悔悟,扔掉了手机,重新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最后去应聘当了记者,回到初心,穿着不再时尚,却透露着自信的美丽,散发着女王的光芒。
看完电影之后,一直在回忆思考,剧情反转,在我们都为女主角高兴,感觉到她的努力和收获的时候,实际上不知不觉中,她被环境一点点地改变,在闪光灯下迷失了自己,忘记了初心,而且她自己都不自知,不是主编一番话,她会就继续迷失下去,失掉自己的个性,随波逐流,过上大家都想过的生活,被大家追捧,但却会离真正的幸福越来越远。这虽然是电影情节,实际在我们工作生活中,或许每个人都有许多这样的事例。
在我们刚开始参加工作时,有着憧憬和梦想,不断地学习和适应,做到应对自如,遇到加班加点也是无怨无悔。可是工作时间久了,棱角磨没有,就开始厌烦,对工资待遇越来越在乎,对加班加点、停休等情况越来越抗拒。这山看着那山高,跟别人比待遇、比空闲,路边的广告牌也是“今日不努力,明天多加班”之类的词汇,但是大家都忘了初心吗,我们工作是为了待遇和空闲吗?似乎应该要有些更高的追求,不是升官加薪,而是回忆初心,得到内心的满足。
在我们刚结婚时,两个人因为孤单走到一起,从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成为最最亲密的人,当时的初心就是要白头到老,共同抚养孩子、赡养老人,相互体谅扶持。但是日子久了,从相看两不厌到相看两生厌,一点点家务活都推来推去,唯恐自己吃亏,开始的初心被柴米油盐磨得千疮百孔,甚至有的夫妻因一些小事大打出手、寻找婚外情,直至劳燕分飞。
在我们刚刚有了孩子的时候,看到他(她)的小脸,孩子柔弱的小身体,我们心里满满的柔情,初为父母,几乎都是暗暗发心,要好好地守护孩子,把最好的爱给孩子,不对孩子有过多的要求,只要他(她)健康快乐。但是随着孩子长大,家长们就开始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比较,谁更先会说话、会走路,谁参加了早教班,谁上了更好的小学,谁的成绩好,家长们无时无刻不在比较,唯恐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以至于在看到孩子的时候,没有看到他(她)努力的方面,而是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孩子,哪里不好,哪里不努力。小小的孩子无所适从,他(她)过着父母给安排的生活,无力反抗。我的孩子问过我一个问题,是不是家长比孩子地位高?这是孩子小小的呐喊。
甚至于在我们刚刚买了房子,车子、衣服、鞋子等物件时,开始无不是相当喜爱,把它们置办下来,但后来呢,房子我们要换成学区房,或是要越换越宽敞,车子我们要更好的,衣着要更美丽的,这些都是各种执着,我们都忘了初心。在我租房住的时候,就想着有一个小小的温暖的家就好了,可是等有了之后,又想去买学区房,有了学区房又觉得小。在我刚买车的时候,感觉就是代步工具,后来又换了自动档,再到现在呢,又觉得空间太小、车太旧,但换来换去何时休,人的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怎样才可以满足呢?回到初心,物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就可以,何必求多求好呢。
一口气写下来,就是要警醒自己,无时无刻都不要忘记初心,回到自己最初的时刻,在人生的道路上,踏踏实实、简简单单走自己的路。
网友评论